四级联动提供精准医疗 ——武陟县大封镇“健康进万家”活动侧记 □王正勋 侯林峰 任永立
“文叔啊,这几天感觉咋样?根据上次市里专家给你检查的结果,村医都把你的情况建档了。我都签字了,你得听医生的啊……”日前,在武陟县大封镇大封村,负责人苗福安对正在遛弯的文老汉说道。 “注意着呢,咱村的医生、镇里的医生都来嘱咐过,你说就这么点儿病让这么多人牵挂……”文老汉笑着回道。 为什么一个村民得病,市里专家下来看病,村里反馈,甚至还“惊动”了村两委和镇两委?这是因为武陟县大封镇开展的“健康进万家”活动让百姓的健康问题成了“头等”大事。 层层签约服务实打实 2016年4月,大封镇“健康进万家”活动启动。该活动由大封镇党委、政府“搭台”,武陟县卫生计生委协调支持,市、县、乡、村四级发力,以健康巡查为基础,促使医疗资源下沉,打通上下转诊通道,提升基层诊疗水平,为群众提供有效、精准的医疗卫生服务。 2016年4月,大封镇政府与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武陟县人民医院成功签订了医疗服务协议。与此同时,镇政府与镇卫生院、镇卫生院与各村两委会、各村两委会与村级卫生室也相继签订了医疗服务责任协议,形成了政府主导、四级联动、全民参与的健康服务体系,成为全省首家政府、医院抱团为群众购买健康服务的“医联体”。 大封镇和市、县级医院签订的协议明确规定: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武陟县人民医院针对大封镇群众就医需求,扶持卫生院建成两三个特色专科,通过传、帮、带形式强化基层医务人员理论知识和诊疗能力,与卫生院组织医疗服务团队巡诊巡讲活动;卫生院依托市、县级签约医院的人才、技术和公共卫生管理模式,通过扎实开展“健康进万家”活动,着力提升医疗卫生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引导群众合理就医,有效减轻医疗负担。 “这些签约既是保证也是约束。通过签约,市、县级医院组成专家团队,下沉到基层,白纸黑字,责任明晰,没有了推诿和拖延的机会,服务必须实打实。”大封镇卫生院院长文胜利说。 2016年,大封镇“健康进万家”已经深入31个村开展活动42场次,为群众体检达6045人次,直接免除费用240万元;通过活动开展,筛查阳性人群3135人,合理分级转诊为阳性人群节省费用28.95万元。2016年9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还将首个直通卫生院的“远程互联网医疗”设在了大封镇卫生院,进一步下沉医疗资源。自“远程互联网医疗”开通以来,专家已经为大封镇群众网络诊疗300次。 活动落实“铿锵有力” 武陟县大封镇的“健康进万家”活动能够落实,关键在于其有着明晰的责任网络。在每次“健康进万家”活动下基层的前几天,大封镇的主管镇长和卫生院院长就需要对没有筛查的村子进行摸底,确定下次需要进行的村子,并将该村村民的多发疾病和健康情况和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武陟县人民医院对接。“优秀的医疗专家加上先进的检测设备,看病认真还免费,宣讲健教知识接地气,群众肯定乐意接受!”大封镇南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雷胜说。 “每次来大封镇义诊一上午都不得闲,百姓参与度很高,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已经来大封镇义诊好几次的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医生李俊成说。 义诊结束并不意味着工作结束。健康巡诊巡讲结束后,卫生院、村卫生室都会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汇总,对筛选出的亚健康人群建立档案、分类管理。 “中不中”百姓说了算 在大封镇,党委、政府将卫生工作列为年度工作的重点进行考核。平日里,镇党委书记和镇长不定期召开座谈会,镇政府和卫生院会随机抽调人员组成督导服务团,不定期做民意调查,了解百姓对包村医生的服务满意度,对乡、村两级医生分级转诊的正确性及合理性进行研判干预,做到考核有据、奖惩严明。目前,辖区群众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提高到98%。 大封镇前孔村苗天喜就是“健康进万家”活动的受益人之一。今年53岁的苗天喜至今未婚,骨折二次手术后又遭遇钢板断裂,致其活动受限;90岁的老母亲独自照顾着他,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发现这一情况后,大封镇干部迅速为他办理了“慢病证”“低保卡”;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李富梅带领专家组走进其家中,现场对其病情进行了专业评估,并免除了其在该院实施“胫腓骨重新复位植骨+内固定手术”的3万元医疗费用。术后,苗天喜回到家中进行康复,乡村医生和卫生院的包村医生多次到其家中进行复查和指导。 “巡诊到村中,关爱暖民心,健康入农户,梦想变成真”。当地有名的书法家孟付祥,用刚劲有力的字体、幽默风趣的打油诗写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我们积极探索符合群众所求、社会所需的健康保障新模式,通过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开展‘健康进万家’活动引领基层党建,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封镇党委书记王庚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