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 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 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 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 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 林
 
第七版:临 证
 上一版    下一版  
同病异治便秘经验举隅
这十二个急救穴位可救急
小儿厌食贴敷神阙穴
识别真假猴枣
辨证治疗黄疸五大要点
白术芍甘散治疗痉挛性胃痛
虫药治阳痿
真寒假热验案
1
11 1 2016年12月2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同病异治便秘经验举隅
 

□梁伟涛

    席作武教授系全国知名肛肠学科专家,博士生导师,长期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固脱疗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欧亚结直肠外科协会中国分会副会长、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肛肠分会副会长。席作武教授从事中医肛肠学科研、教育、临床工作30余年,在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肛肠疾病方面造诣颇深,临证思路开阔,辨证用药独树一帜。笔者现将席作武教授辨证治疗便秘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便秘是由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的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排便间隔延长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医圣张仲景为本病确定了辨证论治的基本思路与治法,用三承气汤以苦寒泻下,用麻子仁丸以养阴润下,用厚朴三物汤以理气通下,以及蜜煎导以通便。《医学心悟》对本病的诊治已趋于完善。席作武教授指出,本病的病位在大肠,并与脾、胃、肺、肝、肾密切相关;其病机不外乎邪滞大肠,腑气闭而不通或肠失温润,推动乏力,导致大肠传导失司。
    席作武教授临证治疗便秘时,重视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同病异治简而言之,就是同一种疾病,治法各异。现举两则验案说明。
病案一
    患者朱某,女,47岁,以“大便排出不畅5个多月,加重1周”为主诉就诊。患者曾服用大量滑肠之品,初期尚有疗效,后来无效。为了使大便通畅,患者每次大便必用开塞露。
    刻诊:大便排出不畅,但大便不太干结,欲排便而不得出,腹中自觉胀痛,按之加重,肠鸣矢气,伴有胸胁满闷,纳食差,舌苔薄腻,脉弦。
    诊断:便秘(气机阻滞)。
    治法:理气导滞通便。
    方药:柴胡15克,炒枳实15克,醋木香12克,乌药9克,沉香9克,生大黄9克(后下),槟榔12克,生白芍药20克,生白术24克,陈皮12克,炒麦芽18克,炒莱菔子12克,炙甘草10克。共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腹中胀痛、肠鸣矢气等症状明显改善,大便通畅。效不更方。患者继续服药5剂。
    三诊:大便通畅,偶尔有胸胁胀满,饮食正常。患者继续服药5剂,以巩固疗效。随访患者3个月,一切正常,未复发。
病案二
    患者刘某,男,69岁,以“大便干结难出2年,加重3天”为主诉就诊,长期灌肠导泻,经人介绍来就诊。
    刻诊:大便干结难出,粪质如羊屎状,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心烦易怒,失眠多梦,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诊断:便秘(阴液亏虚)。
    治法:滋阴润肠通便。
    方药:生地黄24克,麦门冬15克,玄参15克,生白芍药18克,炒火麻仁18克,当归15克,柏子仁15克,瓜蒌15克,生白术24克,生谷芽18克,生麦芽18克,牛膝18克,合欢皮12克。共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能自主排便,较为通畅。效不更方。患者继续服药7剂。
    三诊:排便顺畅,失眠多梦、潮热盗汗症状明显改善,偶尔有耳鸣。患者继续服药7剂。
    四诊:大便基本正常。原方加减。患者继续服药10剂,以巩固疗效。
    五诊:无明显不适。嘱咐患者服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
    上述两则病案,虽然皆以便秘为诊断,但是同病异证,患者朱某的便秘乃气机阻滞导致大肠传导失司,故遣方用药以理气导滞通便为法;患者刘某中的便秘乃阴液亏虚、大肠失润而致,故辨证治疗以滋阴润肠通便为要。席作武教授指出,临证之际,切不可不分病机,不辨虚实、寒热,而妄用苦寒攻下之品。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