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 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深 度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 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特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 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 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 林
 
第八版:杏 林
 上一版  
医术仁心坐堂医
朱丹溪与寡妇桥
补肾助阳说鹿角
木香
调经活血话牡丹
药食同源有讲究
藿香
1
11 1 2016年8月1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药食同源有讲究
 

□李清波

   药食同源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因为很多中药也是食物。《神农本草经》所记载的365种药物中就有200多种可以作为食物。中医在治疗疾病时,往往也要借助食物的辅助作用。古人有“善服药者,不若善保养”的说法,也正是这个意思。中医在饮食、养生方面也总结出了很多宝贵经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其主要原则是:饮食有节、合理搭配、顾护脾胃、“三因”制宜。
    饮食有节  饮食调养的关键在于饮食有节。饮食品种宜恰当、合理,每餐不宜过饱,所进肉食不宜种类繁多。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宜先饥而食,食不过饱,未饱先止;先渴而饮,饮不过多,避免夜饮等。
    合理搭配  包括五味调和与荤素结合两方面的含义。
    五味调和。中医将食物的性质归纳为:酸、苦、甘、辛、咸“五味”。中医认为,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可见五味偏嗜对健康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人们要想健康,对各种味道的食物都应该均衡进食。酸入肝: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酸味食物不仅可以助消化,还有预防感冒、降血压等作用。甘入脾:甘者,甜也,食甜可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苦入心:古有“良药苦口”之说。苦味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辛入肺:辛者,辣也,辣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人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等食物中所含的“辣素”既能保护血管,又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咸入肾:咸为五味之冠,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维持正常代谢的功效,比如人们在呕吐、腹泻、大汗之后宜喝适量的淡盐水,以保持机体正常代谢。
    荤素结合。植物源食物和动物源食物都有自身的营养缺陷,日常饮食要注意荤素搭配,多素少荤。只要营养均衡,就能维持机体处于健康状态。
    顾护脾胃  “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人体的气血、津液都依赖胃的受纳和脾的运化。同时,脾胃又是人体升降之枢,脾胃功能正常,人体才能健康。中医很重视对脾胃的顾护,饮食养生也正是围绕顾护脾胃展开的,健脾护胃是很重要的养生原则。
    “三因”制宜  因人制宜:中医认为,不同人的体质各不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体质也会有所差异。因地制宜:《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中有“东方食鱼而嗜咸、西方华食而脂肥、北方多食乳食、南方嗜酸食腐、中央食杂”的记载。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天气。根据不同的天气,合理饮食,是防病养生的关键。因时制宜:中医崇尚“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由于春季肝气易生以乘脾土,就要食用平肝、健脾的食物;夏季天气炎热,清热解暑是饮食的关键;秋季干燥,燥邪易犯肺,所以要润肺养阴;冬季天气寒冷,肾应冬气,所以冬季正是养肾的好时节。
(作者供职于洛阳市第一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