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娜
在重症医学科(ICU)中,现代医学技术以精准的监测与高效的干预手段守护生命安全,中医护理则凭借独特的理论体系与自然疗法,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身心同治方案。在重症医学科的救治工作中,中医护理亦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与自然、脏腑及气血构成动态平衡的有机体。开展重症护理时,不仅关注患者生命体征,还会综合评估患者的体质、情绪及环境因素。例如,长期卧床患者出现舌苔厚腻、腹胀、便秘等症状,如果中医辨证为湿热内蕴,就可以用中药灌肠或穴位按摩等调理脾胃功能。这种辨体质、调平衡的中医护理思维,使护理方案更具个体化与前瞻性。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髓,依据患者的证候类型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该理念在重症医学科体现为多维度干预。在气血调理方面,中医护理通过艾灸关元穴、气海穴等穴位温阳补气,改善患者畏寒、疲劳等症状;在经络疏通方面,采用推拿手法促进患者肌肉放松,降低长期卧床引发静脉血栓的风险;在脏腑功能调节方面,针对呼吸衰竭患者,采取中药雾化吸入润肺化痰,同时按压内关穴改善心律失常,有效调节脏腑功能。这些方法对刺激经络、调和气血,能更好地激发人体自愈能力,与西医对症治疗形成互补。 中医护理的神奇之处,更体现在丰富的非药物干预手段中。中药熏蒸利用中药蒸汽祛除患者体内湿浊之气,加速压疮愈合;耳穴压豆可以刺激耳部穴位缓解患者焦虑、失眠症状,改善ICU综合征;改良八段锦则是为具备活动能力的患者设计的低强度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与肺功能恢复。同时,现代科技持续为中医护理赋能:智能监测设备能实时记录患者体温、脉象等数据,辅助中医辨证施护;超声波导入技术可以提升中药外敷的渗透效率。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进一步提升了中医护理在重症领域的精准性与可操作性。 重症患者常因病情危重或环境陌生产生恐惧、抑郁等情绪,中医将此类情绪问题归为情志内伤。中医护理依据五行相克的理论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在音乐疗法中,播放角调式音乐(属木)舒缓肝郁,播放徵调式音乐(属火)振奋心阳。在芳香疗法中,用艾叶、薰衣草等中药制成香囊,利用嗅觉刺激调节患者的神经功能。移情易性法,则鼓励患者练习书法、绘画等转移注意力,帮助其重建生活信心。这些方法不仅能缓解患者的心理痛苦,还能通过身心同治提升患者的免疫力,与西医早期康复目标高度契合,共同降低重症患者致残率与死亡率,提升其生存概率。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东营市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