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军
如今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年度体检作为预防疾病、维护健康的重要手段,其价值已获广泛认可。但是,也有不少人在体检项目选择上陷入迷茫与误区,笔者现将年度体检项目的科学选择方法分享如下,帮助大家规避选择误区。 基础体检项目的核心内容 基础项目是对身体各系统的基础评估,适用于所有人群,具体包含3种方式:一是体格检查通过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腰臀围及监测心率,可以初步筛查肥胖、高血压病等慢性病。二是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可以筛查贫血、感染及血液系统疾病;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尿糖、潜血,可以判断肾脏与泌尿系统健康情况;生化全项含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尿酸,帮助人们早期发现脂肪肝、糖尿病、高脂血症。三是辅助检查方面,心电图检查可以筛查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腹部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肝、胆、胰、脾、肾形态,发现结石、囊肿、脂肪肝;胸部X线检查或低剂量CT(计算机层析成像)排查肺部炎症、结节及肿瘤,40岁以上人群优先选择低剂量CT检查,其辐射更低且结果更精准。 精准加项检查的科学依据 完成基础项目后,要结合个人健康风险调整检查内容,具体从四方面着手:按年龄分层来看,20岁~30岁人群关注传染病与代谢基础,加做甲状腺功能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可以筛查甲亢、甲减并预防胃癌;30岁~40岁人群肿瘤及慢性病风险上升,女性加做乳腺超声、宫颈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及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男性加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40岁~50岁人群心脑血管疾病高发,需要做同型半胱氨酸检测(预测脑卒中)、颈动脉超声(评估动脉硬化)及胃肠镜(筛查消化道肿瘤);50岁以上人群若多病共存,需要进行全面筛查,同时加做骨密度检测(防骨质疏松)、头颅MRI(磁共振成像)及肿瘤标志物联合筛查。按性别针对性筛查,女性通过“超声+钼靶”检查乳腺疾病、“HPV+TCT”检查妇科肿瘤,还可以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筛查自身免疫性疾病;男性采用“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超声”检查前列腺疾病,吸烟者需要低剂量CT检查肺癌,长期饮酒者加做肝脏弹性成像检查。按生活习惯针对性筛查,长期吸烟者每年做低剂量胸部CT检查;久坐人群采用MRI检查,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肩颈超声检查评估肌腱损伤;肥胖者做胰岛素抵抗检测及肝脏脂肪含量测定;熬夜、压力大者做甲状腺功能、皮质醇节律检测,评估内分泌紊乱情况。有家族遗传性疾病史者,若直系亲属有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或糖尿病史,需要提前10年开展相应疾病筛查。 年度体检的重要意义 年度体检是健康管理的重要投资,选对体检项目既能避免医疗资源浪费,又能实现疾病早筛早治。建议结合个人健康档案,综合年龄、性别、生活习惯及家族病史制定个性化方案,例如40岁以上吸烟者需要同时覆盖肺部低剂量CT与心脑血管疾病筛查,女性需要定期进行乳腺、妇科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确保体检项目与健康风险精准匹配,充分发挥年度体检的疾病预警作用。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广饶县花官中心卫生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