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胃肠镜检查相关知识 |
|
□詹恋英
消化道是人体重要的“营养加工厂”,从食管到胃、小肠、大肠,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身体健康。胃肠镜作为消化道检查的“金标准”,能直接观察黏膜病变,甚至进行微创治疗,堪称守护消化道健康的“侦察兵”。 胃肠镜检查不仅能发现炎症、溃疡、息肉等常见疾病,还能镜下止血、取异物、切除病灶等,避免开腹手术。 什么是胃肠镜检查 胃肠镜检查是胃镜检查和肠镜检查的统称,两者通过柔软的管状仪器(内镜),配备高清摄像头和光源,将消化道内部的图像实时传输到显示屏上,帮助医生发现病灶。 胃镜检查 从口腔插入,经食管进入胃和十二指肠,检查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疾病。 肠镜检查 从肛门插入,逆行通过直肠、结肠至回盲部,检查下消化道(大肠及末端小肠)疾病。 哪些情况需要警惕 症状提示 长期泛酸、胃灼热、吞咽困难,可能提示食管或胃部疾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可能为胃溃疡、胃炎或肠梗阻;便血、黑便、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与便秘交替),可能提示结直肠病变;体重不明原因下降、贫血,需要排查肿瘤或吸收不良。 高危人群筛查 胃镜检查:40岁以上,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家族史、慢性萎缩性胃炎、手术后残胃者。肠镜检查:45岁以上,有肠息肉、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家族史者。 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 饮食调整。胃镜检查:检查前6小时~8小时禁食,2小时禁水(避免胃内食物遮挡视野);肠镜检查:检查前1天进食无渣半流质饮食(如白粥、面条、蒸鸡蛋等),避免摄入蔬菜及带籽水果(如火龙果、草莓等),检查前4小时~6小时口服泻药清洁肠道(直至排泄物呈清水样)。 药物管理。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等)者,需要提前告知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停药;高血压病患者在检查当天,可以少量饮水服用降压药物;糖尿病患者在检查当天,暂停服用降糖药物。 检查后护理 胃镜检查:术后30分钟,患者可以进食温流食(如米汤等),避免摄入过热或粗糙的食物,刺激胃黏膜;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咽部不适,一般一两天内自行缓解。 肠镜检查:一般检查完毕后即可进食;麻醉者需要禁食2小时,卧床休息30分钟,24小时内不得开车。 常见误区 误区一:做胃肠镜检查很痛苦,能不做就不做。 现代胃肠镜检查采用无痛技术(静脉麻醉),患者在睡梦中即可完成检查。 误区二:没有症状就不需要做胃肠镜检查。 消化道肿瘤早期常无症状,待出现报警信号(如消瘦、贫血等)时,可能已到中晚期。 胃肠镜是消化道疾病的“侦察兵”和“治疗师”,它不仅能早期发现健康隐患,还能通过微创技术解决问题。患者应根据年龄、症状和家族史,在医生指导下制订个体化的筛查计划。 (作者供职于广东省普宁华侨医院内镜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