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八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CT检查对身体的影响
心律失常的自我监测与应急处理
胃肠镜检查相关知识
青少年脊柱侧弯的误区与应对
显微镜下的病理诊断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能吃甜食吗
1
11 1 2025年9月20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心律失常的自我监测与应急处理
 

□庞海

 

   心脏相当于人体内的“发动机”,时时刻刻保持着有节律地跳动。如果心跳突然“漏拍”或者加快,患者就有可能出现心慌、胸闷、乏力等症状。
    心律失常并不罕见,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及任何时间内。因此,掌握心律失常的自我监测及应急处理办法,才能更好地守护心脏健康。
什么是心律失常
    心跳由电信号指挥,在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作为心脏的“起搏器”会规律地发出电脉冲信号,并通过传导系统往心肌传递,以形成有序的收缩。如果这种电信号在生成或传导过程中出现异常,就会导致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包括多种类型,如早搏、房颤、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早搏是指心脏会提前跳动一次,随后短暂停顿,这就是我们常认为的“心跳漏拍”;房颤是指心房存在快速且无序的颤动,导致心跳忽快忽慢,这也增加了中风的风险;心动过速是指心率持续超过100次/分,并可能伴随心悸、头晕等症状;心动过缓则是指心率低于60次/分,导致供血不足,引起乏力等症状。
自我监测
    感知身体信号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如果出现心悸、胸闷、气短、头晕或眼前发黑甚至是晕厥,并且症状出现频繁或表现为持续加重,就要警惕心律失常。
    手动摸脉搏 用食指及中指轻按手腕的桡动脉或者颈部的颈动脉,可以感受到心跳的节律。正常的脉搏规律有力,如果脉搏表现为“忽快忽慢”或“跳跳停停”,又或者只有微弱的脉搏,就可能是心律失常。
    家用电子设备辅助监测 血压计及一些具有监测心率功能的智能手表,都可以实时监测心率。
    记录心脏异常情况 心脏若出现异常情况,患者应及时记录症状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如情绪激动)以及缓解方式等,以帮助医生寻找病因。
应急处理
    停止活动并保持冷静 患者若突然出现心悸或头晕症状,应停止活动,保持冷静,立刻坐下或平躺,以免摔倒;同时,通过深呼吸稳定自主神经。
    刺激迷走神经 若怀疑患者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可以尝试深吸气后屏住呼吸,并用力做排便动作;或者将面部浸入冰水中,或者用湿毛巾敷脸10秒~15秒。这些方法能刺激迷走神经,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心律。
    合理用药 如果医生之前给患者开过急救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患者就可以在紧急情况下遵照医嘱使用。患者不能随意自行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如胺碘酮,以免用药错误,导致病情加重。
    及时就医的信号 若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家属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持续心悸,并伴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2.意识模糊或晕厥;3.心率>150次/分或<40次/分;4.心脏病症状明显加重。
    以上就是心律失常的自我监测与应急处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坚持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预防心律失常。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卫生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