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三版:临床荟萃
 上一版    下一版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及治疗
气管镜下氩气止血、PTS和顺铂注射治疗气道肿瘤合并咯血患者
这个肝包虫病病例说明旅居史是临床诊断的重要线索
1
11 1 2025年9月18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及治疗
 


□白静

在我国,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的分布特点是南方高于北方,沿海高于内地,农村高于城市。肝癌在中年人群(40岁~65岁)中年龄标化死亡率超过老年人群(65岁以上),居65岁以下男性人群癌症死因首位。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癌(ICC)和混合型肝癌。任何导致慢性肝损伤的因素都是肝癌的病因,是一级预防的关键。

发病原因

   目前认为,肝癌的发生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黄曲霉毒素等化学致癌物质及水土因素有关。
    病毒性肝炎
    在我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是肝癌诸多致病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肝癌患者中约1/3有慢性肝炎史。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癌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可达90%,提示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肝癌高发有关。然而,世界各地肝癌患者HBsAg阳性率差别较大。有研究表明,肝细胞癌中5%~8%的患者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性,提示丙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癌的发生可能有关。
    肝硬化
    各地报告数据显示,肝癌合并肝硬化的发生率为50%~90%。在我国,肝癌主要在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在欧美国家,肝癌常在酒精性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
    黄曲霉毒素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粮食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地区,人群肝癌发病率高。这是因为黄曲霉毒素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黄曲霉毒素B1可能通过影响RAS基因(一类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原癌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参与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调控)、c-Fos基因(一种重要的即刻早期基因)等基因的表达,引发肝癌。
    饮用水污染
    根据肝癌高发地区江苏启东的报道,饮用池塘水的居民肝癌发病率明显高于饮用井水的居民。池塘中生长的蓝绿藻产生的藻类毒素会污染水源,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
    遗传因素
    不同种族人群肝癌发病率不同。在同一种族中,肝癌的发病率也存在着很大差别,常有家族聚集现象。家族聚集现象主要与共同环境暴露和病毒感染相关,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小。
    其他因素
    一些化学物质如亚硝胺类、酒精为明确致癌物,有机氯农药为可疑致癌物。华支睾吸虫感染可刺激胆管上皮增生,是导致肝内胆管癌的原因之一。

分层级预防

   肝癌的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可分为3个层级: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二级预防(早期发现)和三级预防(临床预防)。
    一级预防
    消除致病原因,防患于未然,这是最有效、最根本的预防手段。大多数肝癌都有明确的病因,针对这些病因进行干预,能大大降低发病风险。
    预防和治疗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在中国,这是导致肝癌的首要原因。
    接种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立即接种,所有未感染且未产生抗体的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家庭成员中有乙肝患者等)也建议接种。如果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患者,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定期检查(如每6个月检查肝功能、甲胎蛋白,以及做肝脏超声检查)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显著延缓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丙型肝炎:可以通过慢性感染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对于丙型肝炎,目前尚无疫苗上市,但可以通过避免发生高危行为(如不安全的输血、共用针具、不洁的医疗操作等)来预防。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对丙型肝炎的治愈率较高(>95%)。一旦确诊丙型肝炎,应积极接受规范治疗,清除病毒,以降低肝癌风险。
    限制饮酒,戒酒最佳
    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应超过25克(这是中国标准,美国标准为不超过28克),女性每日酒精摄入量应更少。已有肝病(如乙型肝炎)的人,必须严格戒酒。
    健康饮食,控制体重,避免发生脂肪肝
    由于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问题引起的脂肪肝,已成为发达国家和中国发达地区肝癌的重要“隐形”病因。严重脂肪肝会引发炎症和肝硬化(被称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应保持健康体重。坚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减少高糖(含糖饮料、甜点)、高脂肪和深加工食物的摄入。坚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避免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
    黄曲霉毒素是强致癌物,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在生活中,不要食用发霉的粮食,特别是花生、玉米、大米;从正规渠道购买粮油制品;家中储存食物要保持干燥、通风。
    避开其他肝损伤因素
    谨慎用药,避免滥用药物,减少不必要的化学性肝损伤。注意饮用水安全,避免饮用被藻类毒素(如微囊藻毒素)污染的水。
    二级预防
    早期筛查与监测,将癌症扼杀于萌芽。
    对于高风险人群,定期筛查是早期发现肝癌、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早期肝癌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已到中晚期。
    肝癌高风险人群主要包括:1.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2.任何原因导致的肝硬化患者;3.有肝癌家族史(尤其是一级亲属)者;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5.长期酗酒者;6.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可能导致肝硬化的疾病。
    肝癌高风险人群每6个月进行一次腹部超声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检测。极高危人群应3个月~4个月复查一次。
    三级预防
    确诊后,要进行科学治疗与康复管理。对于已经确诊肝癌的患者,通过规范化的综合治疗(手术、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来控制病情,防止复发和转移,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临床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体检的普及,早期肝癌和小肝癌的检出率和手术切除率逐年提高。对于早期肝癌尽量手术切除,对于不能切除者应采取综合治疗模式。
    部分肝切除术
    这是治疗肝癌首选和最有效的方法。总体上,部分肝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30%~50%。大多数医生仍然采用传统的开腹肝切除术。如果技术条件允许,可选择性实施经腹腔镜肝切除术。
    肝移植
    由于同时切除肿瘤和硬化的肝脏,因此可以获得较好的长期治疗效果。肝移植需满足‌肝功能失代偿+肿瘤可控+全身耐受‌三大核心条件,具体方案需多学科团队综合评估后制定。目前,国际上大多按照米兰标准选择肝癌患者进行肝移植(米兰标准:单发肿瘤直径<5厘米,或多发肿瘤≤3个,最大直径<3厘米,无血管侵犯或肝外转移)。
    消融治疗
    通常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行微波、射频、冷冻、无水乙醇注射等消融治疗,适应证包括不宜手术或不需要手术的肝癌,也可在术中应用或术后用于治疗转移、复发肿瘤,具有简便、创伤小的优点。
    放射治疗
    对于一般情况较好,不伴严重肝硬化,无黄疸、腹水,无脾功能亢进和食管静脉曲张,肿瘤较局限,尚无远处转移而又不适合手术切除或手术后复发者,可采用以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
     经肝动脉和(或)门静脉区域化疗或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癌或作为肝切除术后的辅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卡铂、表柔比星、多柔比星等;常用栓塞剂为碘化油。有些不适合进行一期手术切除的大肝癌,经此方法治疗后会缩小,从而让部分患者获得手术切除机会。
    全身药物治疗
    全身药物治疗包括生物药物、分子靶向药物及中药(如槐耳颗粒)治疗。
    对于肝癌,使用以上治疗方法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肝癌获得根治性切除,5年内仍有60%~70%的患者出现转移、复发,故手术后应坚持随诊,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及检测甲胎蛋白,早期发现转移、复发,及时治疗。治疗方法包括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微波治疗、冷冻治疗、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等。如果一般情况良好,肝功能正常,病灶局限,可再次进行手术切除。相关资料表明,复发性肝癌再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53.2%。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合理选择一种或多种治疗方法,尽可能去除肿瘤,修复机体的免疫功能,保护患者重要器官的功能。综合治疗已成为肝癌主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