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骞
龋齿,俗称蛀牙,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然而,许多人并未充分认识到它对口腔健康的危害,因而往往选择放任不管。实际上,蛀牙的发展是一个渐进且不会自行停止的过程,通常经历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会对口腔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本文将介绍龋齿发展的4个阶段,旨在帮助大家重视口腔健康问题,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第一阶段:浅龋 龋齿在发展初期,通常牙齿表面会有白垩色斑块或黄褐色斑点出现,此时牙齿的硬组织出现脱矿,牙釉质开始被细菌侵蚀。而这一阶段的龋损一般局限在牙釉质层,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对冷、热、酸、甜等刺激也没有明显的不适反应。因此,许多人会忽视这一早期信号,并且认为这种情况只是牙齿的颜色有点儿变化,没有影响正常的生活。因此,无须对此进行处理。实际上,这是龋齿的第一个警示信号,此时如果及时通过氟化物预防龋齿或充填治疗,可以有效阻止龋齿的进一步发展,使牙齿恢复健康。 第二阶段:中龋 在龋齿继续发展之后,细菌会突破牙釉质,并侵入至牙本质浅层,此时则进入了中龋阶段。此时患者的牙齿上会有明显的龋洞形成,对冷、热、酸、甜等刺激都变得比较敏感,进食时还可能有短暂的酸痛等不适感。这是因为牙本质中存在许多小管,在受到外界刺激并经龋洞传导至牙髓时,就会引起疼痛反应。 这个阶段患者的牙齿损伤明显,如果及时治疗,祛除龋坏组织并充填修复,就可以较好地保护牙齿功能,避免龋齿进一步恶化。但如果此阶段还不治疗,龋洞会进一步加深,细菌则会往牙齿内部更深处侵袭。 第三阶段:深龋 深龋属于龋齿发展至牙本质深层的阶段。此时,龋洞往往又大又深,并接近牙髓腔。此时,患者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极其敏感,疼痛反应不仅更剧烈,而且持续时间更长。深龋阶段的治疗相对复杂,首先要评估牙髓状态,若牙髓还未被感染,可以实施垫底充填治疗;若牙髓有轻度炎症,则需要先做安抚治疗,等症状缓解再做充填治疗。但如果此时患者还不重视,细菌则会感染牙髓,引发牙髓炎。 第四阶段:牙髓炎 当细菌侵入牙髓,便会引发牙髓炎。患者可出现剧烈的自发性疼痛,并可能向同侧头面部放射,夜间疼痛常加剧,严重影响睡眠及日常生活。若牙髓炎未及时治疗,炎症可向根尖周围组织扩散,引发根尖周炎。此时,患者牙齿可能出现咬合痛、松动、牙龈肿胀及流脓等症状;严重时,甚至需要拔除牙齿,导致牙齿无法保留。牙齿缺失不仅影响咀嚼功能,还会危及邻牙及对颌牙的健康,导致邻牙倾斜、对颌牙伸长等问题,进而影响整个口腔的功能与美观。 龋齿的发展属于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明显的特点及相应的警示信号。因此,对蛀牙绝不能放任不管,而应通过定期口腔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更好地保护牙齿健康。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