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士伍
在日常生活中,咳嗽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症状。很多人觉得咳嗽是小毛病,扛一扛就过去了。然而,当咳嗽持续两周以上仍不见减轻时,就需要警惕了——这很可能是支气管炎在作祟。支气管炎作为一种高发的呼吸系统疾病,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引发严重问题。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从病程上划分,支气管炎可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起病较急,初期常表现为干咳,随后逐渐出现咳痰,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急性支气管炎可能会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以长期咳嗽、咳痰、喘息为主要特征,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以上,连续2年及以上,且咳嗽多在清晨或夜间加重。 那么,哪些因素容易诱发支气管炎呢?吸烟是导致支气管炎的首要因素。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支气管黏膜,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使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更容易入侵。此外,空气污染也是一个重要诱因。空气中的粉尘、有害气体等会刺激支气管黏膜,引发炎症。寒冷天气会使支气管黏膜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受阻,降低局部抵抗力,从而增加患病风险。过敏体质的人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可能出现支气管痉挛和炎症反应。 当出现久咳不愈等疑似支气管炎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一旦确诊,需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一般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同时,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缓解症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除了在急性发作期进行抗感染治疗,还需要长期进行对症治疗,如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改善呼吸功能,使用短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缓解气道炎症,进行氧疗等。 预防支气管炎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第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第二,戒烟限酒,并避免接触二手烟,减少对支气管黏膜的刺激。第三,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在空气污染严重或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佩戴口罩。第四,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第五,合理安排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增强身体抵抗力。第六,过敏体质的人要避免接触过敏原。 总而言之,支气管炎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呼吸系统疾病,久咳不愈是其常见信号。我们要提高对支气管炎的认识,了解其相关知识。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做好预防工作,能有效保护呼吸系统健康,远离支气管炎的困扰。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中心卫生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