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芳
在神经疾病的治疗中,药物就像修复神经系统的“工程师”,而用药依从性则是保证“工程师”能持续、准确工作的关键。所谓用药依从性,指的是患者按照医生规定的药物剂量、用药时间、用药频率等要求服用药物的程度。对于神经疾病患者来说,良好的用药依从性不仅能有效控制病情,还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神经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数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用药来维持病情稳定。比如癫痫,其发作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有关,抗癫痫药物需要在体内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才能有效抑制这种异常放电。如果患者随意停药、减药或漏服,血药浓度会出现波动,就可能导致癫痫发作频率增加,甚至引发癫痫持续状态,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再以帕金森病为例,这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物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若患者不按时用药,震颤、僵硬等症状会加重,影响日常活动,还可能加速疾病进展。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神经疾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不理想,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部分患者对疾病和药物认识不足。他们可能觉得症状缓解就无须再用药,或者担心药物不良反应而自行停药。比如有些偏头痛患者,在疼痛消失后就停止服用预防药物,结果导致偏头痛反复发作,且疼痛程度加重。另一方面,神经疾病的用药方案往往较为复杂。有些患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每种药物的用药时间、剂量不同,容易出现漏服、误服的情况。特别是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更难准确记住用药要求。 提升神经疾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需要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患者要主动学习疾病和药物相关知识,了解坚持用药的重要性,正确认识药物不良反应。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患者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而不是擅自停药。患者家属要做好监督和提醒工作,比如帮助患者整理药物,设置用药提醒闹钟,记录用药情况等。对于用药方案复杂的患者,患者家属可以将药物按时间和剂量分装在药盒里,方便患者服用。 医务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尽量简化用药流程。在开具处方时,医务人员要向患者详细说明用药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医务人员也要特别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对于躁动型精神障碍患者,给药时需要全程监护,确保药物服下后再离开;为抑郁症患者发药时,要仔细检查口腔,防止藏药行为。在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方面,医务人员能及时发现细微变化:服用卡马西平的患者若出现皮疹,需要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长期用激素治疗的多发性硬化患者,要监测血糖变化并指导饮食调节。 总之,神经疾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每一次按时、按量服药,都是在为控制病情、改善健康状况添砖加瓦。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要携手合作,提升用药依从性,让药物充分发挥作用,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神经疾病。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昌乐县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