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怎样应对胎膜早破 |
|
□杜慧英
当孕期这趟旅程临近终点,胎膜早破如同一道猝不及防的警示灯,瞬间将日常的安宁切换为紧急状态。这种紧急情况可能会诱发感染、脐带脱垂等严重并发症,威胁胎儿的生命安全。掌握“躺卧送医”这一关键应对法则,是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的重中之重。 胎膜是包裹胎儿和羊水的薄膜,在正常情况下,它会在分娩过程中随着产程进展自然破裂。在临产前,胎膜发生破裂称为胎膜早破。胎膜早破的主要表现是孕妇突然感觉有较多液体从阴道流出,可以呈持续性或间歇性,液体通常无色透明,有时混有胎脂等物质。部分孕妇,可能仅感觉外阴较平时湿润,排出少量、间断性清亮的液体。如果孕妇发现类似情况,一定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就是胎膜早破。 一旦怀疑发生胎膜早破,孕妇要立即停止活动,就地躺下,采取臀高头低的姿势,比如在臀部下方垫一个枕头,使臀部抬高。之所以采取躺卧姿势,是因为站立或坐起会使羊水大量流出,导致羊水过少,从而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和分娩。 羊水不仅是胎儿的“生命之水”,能够为胎儿提供恒温、恒压的生长环境,还可以缓冲外界压力,保护胎儿免受伤害。同时,躺卧还能防止脐带脱垂,脐带一旦脱垂,可能会被挤压,导致胎儿血液循环受阻,引发胎儿宫内窘迫甚至胎死宫内,严重威胁胎儿的生命安全。 在躺卧休息的同时,孕妇要第一时间联系家人或急救人员,尽快前往医院。如果是家人驾车送医,孕妇也应尽量保持躺卧姿势,可以将座椅放倒,让孕妇平躺在上面,继续垫高臀部。在送医途中,要注意观察阴道流液的情况,包括液体的量、颜色和气味等。若流出的羊水颜色发黄、发绿,或伴有臭味,可能提示存在胎儿宫内窘迫或宫内感染。 到医院后,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超声检查等,明确孕妇是否为胎膜早破,并评估孕妇和胎儿的情况。根据孕周、胎儿状况、孕妇有无感染等因素,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果孕妇的孕周较小,胎儿尚未发育完全,并且没有明显的感染迹象,医生可能会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以及宫缩抑制剂延长孕周等措施,尽量为胎儿争取更多的发育时间。若孕妇的孕周已达34周及以上,或存在胎儿宫内窘迫、宫内感染等情况,医生会综合考虑,适时终止妊娠。 预防胎膜早破非常重要。孕妇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防止生殖道感染;避免性生活过于剧烈;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生殖道感染、胎位异常、羊水过多等可能导致胎膜早破的因素。 总之,胎膜早破是孕期的紧急情况,只要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及时送孕妇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就能保障母婴安全。希望每一位孕妇都能顺利度过孕期,迎接健康、可爱的新生命。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海阳市人民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