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志先
动脉瘤手术的成功仅仅是康复进程的起始阶段,术后科学且系统的管理,对于预防疾病复发具有重要意义。患者需要从多个维度构建全面的“防护体系”。 在饮食调控方面,手术后患者应优先摄取优质蛋白质,如深海鱼类、鸡胸肉、豆制品等,将每天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1.2克/公斤~1.5克/公斤(体重),加速伤口愈合,增强血管壁的弹性;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食用加工食品与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选用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亚麻籽油等油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同时增加全谷物、绿叶蔬菜、低糖水果的摄入量,使每天膳食纤维摄入量达25克~30克,减少因用力排便致血压骤升的风险。 在运动管理上,实施渐进式康复计划,手术后1周~2周进行床上踝泵运动和深呼吸训练,预防深静脉血栓;手术后3周~4周开展床边坐立及缓慢行走,每次10分钟~15分钟,每天2次~3次;手术后6周后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将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60%以内,且严禁进行举重、短跑冲刺、仰卧起坐等,预防血管破裂。 在血压管理中,普通患者收缩压应控制在13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以下,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需控制在120毫米汞柱以下,每天早、晚各测量血压1次,并记录波动曲线;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药,不得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出现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症状时,立即就医;家庭选用智能血压计实现远程动态管理。 在心理调适过程中,采用每天15分钟正念冥想、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降低皮质醇水平。有研究表明,规律冥想可以使手术后3个月的焦虑评分平均降低40%;鼓励患者加入病友互助小组,家属要避免过度保护,引导患者适度参与家务,帮助患者提升自我效能感;若出现每周≥3次持续失眠、食欲减退等抑郁症状,要及时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必要时采用药物辅助治疗。 定期复查工作:包括术后1个月进行CT血管造影,评估支架贴壁与残余分流情况;手术后6个月复查MRI血管成像,观察瘤体囊壁变化;手术后1年,若结果稳定可以将复查间隔时间延长至每年1次;每3个月检测血脂谱、同型半胱氨酸,监控炎症因子;一旦出现突发头痛、视野缺损、胸背部撕裂样疼痛等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生活方式重塑,要求患者戒烟。吸烟者在手术后复发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3.2倍,同时男性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25克、女性不超15克;保证每天7小时~8小时的优质睡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使用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减少夜间血压波动;避免暴露在极端温度环境,当温差超过15摄氏度时,做好头部及颈部保暖。 (作者供职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