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志华
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检查在现代医学诊断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医生精准检测疾病。若想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受检者需要了解并遵循一些注意事项,如此才能有效避免因检查结果失真给后续诊疗工作带来的问题,这需要引起受检者的高度重视。那么,进行PET/CT检查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检查前禁食 检查前4小时~6小时,除了可以喝少量清水外,不能进食。这是因为进食后,人体血糖水平会升高。而该项检查正是利用病变细胞对特殊示踪剂的代谢特征来诊断疾病,血糖升高会影响这一过程,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例如,有些患者在检查前虽然严格禁食,但是饮用了含糖饮料,结果导致图像出现伪影,影响了医生对病灶的判断,不利于后续的诊断与治疗。 避免剧烈运动 检查前一天,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剧烈运动会改变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量,从而干扰示踪剂在体内的分布,影响图像质量。曾有一位运动员准备参加重要赛事,因高强度训练致使检查结果出现异常,复查后证实是运动因素导致的问题。因此,在进行此类检查前,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从而使检查结果更准确,降低因后续检查出现问题而需要复查的情况。 携带相关资料 检查前,受检者应携带之前的检查报告、影像资料等前往检查科室。这些资料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病史,比如患者之前做过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发现肺部有小结节。患者检查时带上CT影片,医生就能对比观察结节变化情况,从而精准判断结节的性质。 注射示踪剂后安静休息 注射示踪剂后,受检者需要安静休息一段时间,一般为45分钟~60分钟。在此期间,应尽量减少活动,保持安静,确保体内示踪剂均匀分布。有些患者因过于紧张来回走动,可能导致示踪剂分布不均匀,进而影响成像效果。因此,受检者在注射示踪剂后,务必保持安静状态。 总而言之,了解并遵守这些注意事项,对于顺利完成PET/CT检查和获取准确可靠的检查结果至关重要。受检者在检查前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并与检查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以便医生精准诊断疾病,为后续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帮助。这也是未来开展此类检查时,人们需要高度重视的关键内容。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