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
肿瘤病理报告就像一把“密钥”,能解锁关于肿瘤的诸多关键信息,为后续治疗指明方向。然而,面对肿瘤病理报告上的专业术语和复杂数据,许多患者及其家属会感到一头雾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肿瘤病理报告的神秘面纱,帮助患者及其家属看懂它。 一看病理报告上的基础信息。 病理报告开头通常会列出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首先要核对这些信息是否正确,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接下来,就是病理号了。病理号就像这份报告的身份证号,是独一无二的,便于后续查询和追溯。送检标本来源和部位也十分重要,它明确了是从身体的哪个部位获取的组织样本,如肺部、肝脏或乳腺等,这有助于判断肿瘤的原发位置。 二看病理报告上的关键诊断内容。 1.肿瘤类型。这是病理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常见的肿瘤类型有癌、肉瘤、淋巴瘤等。癌多来源于上皮组织,如肺癌、胃癌等;肉瘤起源于间充质组织,如骨肉瘤、脂肪肉瘤等;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明确肿瘤的类型,能为后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2.分化程度。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反映了它与正常细胞的相似程度。高分化肿瘤细胞接近正常细胞,生长相对缓慢,恶性程度较低;中分化肿瘤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与正常细胞有一定差异,恶性程度居中;低分化或未分化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差甚远,生长迅速,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了解分化程度后,能对肿瘤的严重程度有初步认识。 3.肿瘤大小和浸润范围。病理报告上会详细描述肿瘤的大小,一般以厘米为单位。同时,还会说明肿瘤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器官,以及侵犯的程度。如果肿瘤局限于原发部位,未发生远处转移,那么手术切除的成功率相对较高;如果肿瘤已侵犯周围组织或出现远处转移,治疗难度则会增加。 4.淋巴结转移情况。淋巴结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病理报告上会记录送检淋巴结的数量以及其中发生转移的淋巴结数量。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判断肿瘤分期的重要指标之一,转移的淋巴结越多,分期越晚,预后相对越差。 三看病理报告上的免疫组化和基因检测结果。 免疫组化是通过检测肿瘤细胞表面特定蛋白的表达情况,帮助进一步明确肿瘤类型、判断肿瘤来源、指导治疗方案的制订和评估预后;基因检测可发现肿瘤细胞是否存在特定的基因突变,这对选择靶向药物至关重要。通过检测患者的基因变异情况,可以选择最适合患者的靶向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虽然病理报告内容专业、复杂,但是患者及其家属通过了解这些关键信息,能更好地与医生沟通,参与治疗决策。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