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仿访 尹国有
秋季天气干燥,人们出现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皮肤干燥等症状,就是中医所说的秋燥。秋燥是秋季感受时令燥气之邪引起的外感疾病,其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与天气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发病时间多集中于秋季。入冬以后,秋燥症状逐渐消失。 秋燥以津伤失润为主要临床表现,初起常具有肺卫证候。一般来说,在秋季出现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等口、鼻、咽、唇津气干燥症状者,是受秋燥侵袭。秋燥引发咽干口渴、唇干鼻燥、咳嗽少痰等,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外部因素,即天气干燥;二是内部因素,即体内的津液不足。人们想要预防和调养秋燥引起的身体不适,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适当补充水分,做到未病先防。
如何预防 秋季天气干燥,人体缺乏水分,此时应该注重养护阴气,特别要防止燥邪侵袭人体。因此,人们应该把防燥理念贯穿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适当添加衣物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天气转凉,人们要让身体逐渐适应转冷的天气。在日常生活中,衣物不要增加得太早,当然也要视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天气情况而定,避免受寒,伤及肺部。 调畅情志 秋气肃杀,草木枯落,给人一种凄清冷峻之感。心情抑郁时,秋燥更容易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人们只有保持积极的心态,才能更好地缓解秋燥症状。 合理饮食 预防秋燥重在合理饮食,人们可以吃一些具有养阴生津、润肺祛燥功效的食物,比如雪梨、荸荠、百合、甘蔗、银耳、蜂蜜、燕窝、芝麻、核桃、莲藕、白萝卜等。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祛燥等功效,适宜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结者食用。人们还适合摄入酸性食物,如苹果、橙子、山楂等,有助于收敛肺气。 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应尽量少吃辛温发散、损伤阴气的食物,如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人们要少吃油炸食物,以免加重秋燥症状。 另外,室内可以使用加湿器,以保持空气湿润。人们可以适当多饮水,并且以少量多次的方式饮水,成年人每天以1000毫升~2000毫升为宜。人们还可以多喝汤或粥,以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 起居有节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人们应保持规律的生活起居,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进入秋季后,天气逐渐转凉,尤其是夜晚,温度降得很快。人们此时不宜待在户外太长时间,以免遭受风寒之邪,而应早早进入梦乡,以帮助人体精气的收敛与闭藏。秋季以早起为宜,以舒达阳气、强健身体。 怎样调养 应对秋燥,滋阴润燥是关键。对于秋燥引起的身体不适,应在滋阴润燥、清肺润肺上下功夫。阴液恢复正常了,虚火消退了,咽干口渴、唇干鼻燥等症状也就逐渐消失了。 调养秋燥的具体方法,除了适当多饮水以补充体内的水分,应用加湿器以使室内空气湿润,适当多吃雪梨、荸荠、银耳等具有滋阴润燥、清肺润肺作用的食物外,还有服用中药、饮中药茶,以及选用食疗方等。 服用中药 调养秋燥,首选具有滋阴润燥、清肺润肺作用的清燥救肺汤。药物有桑叶、胡麻、杏仁各12克,麦冬、浙贝母、白芍、桔梗、知母、瓜蒌各15克,沙参、黄芩各20克,甘草6克。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灵活加减。用法为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早晚2次服用。 饮中药茶 适当多饮水,补充水分,是最简单的自我调养秋燥的方法。如果把饮用的水换成具有滋阴润燥、清肺润肺作用的中药茶,其效果会更好一些。 罗汉果茶:材料为罗汉果1个;制作时将罗汉果洗净切碎,放入保温杯中,加入沸水冲泡,最后盖上杯盖焖15分钟即可;用法为每次用1个罗汉果,每天泡2次,可以代茶饮。 雪梨莲藕汁:材料为雪梨、莲藕,各500克;制作时将雪梨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块,莲藕洗净、去皮、切成块,最后把雪梨、莲藕一起放入榨汁机中榨成汁;用法为每天1剂,可以代茶饮。 雪梨青橄榄茶:材料为雪梨1个,青橄榄3枚,白糖适量;制作时将雪梨洗净、去皮、去核、切碎,用白糖浸渍30分钟,再加入洗净捣烂的青橄榄,最后一同放入茶杯中,加沸水冲泡,稍凉后即可饮用;用法为每天1剂,代茶缓慢咽服。 选用食疗方 用饮食调养秋燥引起的身体不适,除了适当多吃雪梨、荸荠、银耳等具有滋阴生津、清肺润肺作用的食物外,还可服用下列具有滋阴润燥、清肺润肺作用的食疗方。 海蜇荸荠汤:材料为海蜇头30克,荸荠6枚;制作时将海蜇头洗净、切碎,荸荠去皮、洗净、切成片,之后把海蜇头与荸荠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10分钟即可;用法为每天1次~2次,佐餐食用。 藕丁西瓜粥:材料为莲藕150克,西瓜200克,大米200克;制作时将莲藕洗净、去皮、切成丁,西瓜洗净、去皮、切成块,之后在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倒入大米,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至大米熟软时,倒入莲藕、西瓜,最后用小火煮20分钟左右,搅拌均匀即可;用法为每天2次,分早晚温热服食。 青橄榄雪梨煲瘦肉:材料为青橄榄90克,猪瘦肉100克,雪梨200克,盐适量;制作时将青橄榄洗净、拍扁,雪梨洗净、去核、切成块,猪瘦肉洗净、切成块后焯水备用,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倒入猪瘦肉、青橄榄、雪梨,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煲至猪瘦肉熟烂,最后放入适量盐搅拌均匀即可;用法为当菜佐餐。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遂平县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