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严伟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那年农历八月十六的晚上,我吃过晚饭匆忙地下楼准备赏月。夜凉如水,夜色是朦胧的,没有月亮,我在小区内走了一圈又一圈,只好悻悻而归,心想今年的中秋赏月就此结束了。我没有感到特别遗憾,因为中秋节当天的月亮是无比的明亮。 洛阳连续阴雨天气,使人们都误以为进入南方的梅雨季节。每天淅淅沥沥地下雨,我以为今年中秋节的赏月活动将泡汤了。不曾想,八月十五那天天空放晴,晚上天色刚刚变暗,一轮明月就升在空中,周边的人都拿出手机拍照。我在楼下“庭院深深深几许”赏得不过瘾,心里有些惆怅,却不知为什么?我想了好久终于明白,那是因为没有赏月的意境。于是,我去了离家不远到洛浦公园赏月。“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洛浦公园虽然没有江水,但是有河水,想必也会很有意境吧! 到了洛浦公园,由于没有路灯的映衬,月亮也明亮了许多。我一个人走在洛河边,欣赏着挂在宽阔河水正上方的月亮,旁边走过的人也静悄悄的,似乎都不愿惊扰这水中明月,只有偶尔的鸟鸣声打破这夜的寂静。可是,我循声望去,在偌大的水面上却不见任何鸟的踪影。我想,岸边的垂柳也许是鸟的藏身之处。月光倾洒在眼前,脚下的影子也随着曲折的小径时长时短。 峰回路转,在小路的转角处发现了几个人正在垂钓,我驻足观看,他们的钓竿和夜光浮子像小星星,又像萤火虫一样点缀在水面上。垂钓者时不时打开头灯,然后上饵、甩杆,一切都在静静地进行着。垂钓者专注于水面的浮子,丝毫没有察觉到我的存在,我等了半天,也没见鱼儿上钩,也许鱼儿在这月圆之夜也相约一块赏月去了。我一边思考钓鱼是为了什么,一边思绪回到了之前我住过的农家小院。 小时候,我特别期盼过中秋节。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这天晚上和小伙伴们能玩得很开心。当时的农村,由于用电并不普及,所以村里几乎每天晚上都黑漆漆的,没有了玩的环境。晚上只能用火把照亮黑漆漆的夜,也点燃小伙伴们的激情。但是在中秋节月圆之夜,即使没有电灯,外面也会格外明亮,小伙伴们会玩到夜深人静才不得不各回各家。那时候,我们玩得最多的游戏是捉迷藏。在农家小院门口,五六个小伙伴用翻手的方式确定谁来捉、谁来藏。第二个原因是这天可以吃月饼。当时月饼包装没有那么花哨,也只有五仁馅儿一种,而且比现在的月饼要大,以至于我现在再也不想吃五仁馅儿的月饼了,因为吃腻了。 我继续迎着月亮,到了一处水边无树的空旷地方,却发现月亮和洛河水面的距离比想象得远。若干年前,我去过广西北海,公共汽车行驶在海边的路上,恰好也是月圆之夜。那又大又圆的月亮离地而悬,是如此之近,月光和海水浑然一体,月亮像洗澡后被水面托举出来了一样,真不负“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绝佳意境。这种相差究竟是因为河水和海水的区别,还是南方和北方的区别呢?我也想不明白。但是,天空连续阴雨天后放晴,看到月亮也是一种欣喜。 不知不觉间已是深夜,本已让人略感失望的八月十六的晚上,我拉开窗帘后却惊喜万分。不知何时,月亮又“偷偷”跃出云端,倾洒在窗台之上,我从床上爬起来,站在窗边,再次沐浴这月光之美,想那近在咫尺的洛河水上依旧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还是“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呢?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