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心脏手术后的家庭护理 |
|
□程彦伶 心脏外科手术作为治疗复杂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不仅考验着患者的承受能力,也对家庭支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庭在患者的康复之路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科学合理的家庭护理,可以有效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精准执行医嘱 家属需要与医生深入沟通,全面理解手术细节、术后护理要点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饮食调整、药物使用、活动限制等,确保每一项医嘱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准确无误的执行。 生命体征监测 掌握基本的生命体征监测技能,如使用家用血压计、心率监测仪等,定期为患者测量并记录关键指标。一旦发现心率、血压等出现异常波动,应立即联系医生,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合理膳食 遵循低盐、低脂、高蛋白的饮食原则,为患者准备营养均衡的餐食。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鼓励患者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促进肠道健康。家属还要注意食物的温度和质地,确保患者能够舒适地进食。 药物管理 心脏手术后的患者需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家属要当好患者的“药物管家”,确保药物按时按量服用,避免漏服或误服。同时,关注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如有不适,要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此外,还要了解药物的储存条件和有效期,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心理关怀 心脏手术对患者心理的影响不容忽视。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与鼓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康复心态。对于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患者,家属要耐心倾听、积极开导,必要时可以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寻求专业帮助。 适度运动 根据医生的指导,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运动计划。初期以床上活动为主,逐渐过渡到下床行走、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适度的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康复进程。但要注意活动量的控制,避免过度劳累。 预防感染 心脏手术后,患者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家属需保持患者居住环境的清洁与通风,定期消毒,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同时,帮助患者培养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换衣等。此外,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等,一旦发现应立即就医。 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是评估患者康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环节。家属应协助患者按时完成复查计划,并妥善保管复查报告及病历资料以便医生查阅。通过定期复查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患者康复进程的顺利进行。 结语 心脏外科患者的家庭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家属的全身心投入和科学管理。通过遵循上述指南,家属可以更好地守护患者的心脏健康,促进其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作者供职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