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磊
全身麻醉是一类具有可控性的医疗诊治过程,患者在全身麻醉后会失去意识,这样能够极大程度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或疼痛感,降低手术风险系数。 全身麻醉是指通过静脉、吸入、肌肉注射或直肠灌注全身麻醉药,使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患者表现为意识消失、全身无痛、遗忘、自主反射抑制、达到最佳手术状态的一种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手术的优势就在于可以保障患者手术时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状态,在缩短手术时间的同时,降低意外事故。 通常状况下,患者在术后30分钟左右便会逐渐恢复意识。若患者在90分钟之后,仍旧表现为神志不清,则被称之为苏醒延迟。造成患者苏醒延迟的因素比较多,如高龄、手术时间、患者内脏器官影响等。对老年患者来说,全身麻醉有可能会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因此在进行全麻手术时,医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影响要素,选用适宜的麻醉药物,控制药物的剂量,制订适合的治疗方案。 在手术阶段,医务人员会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麻醉情况,以此来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此外,患者的心率以及呼吸等生命体征仍旧存在,并且会设置专门的医疗设备,用于支持患者的生命功能。 全身麻醉的目的是抑制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使得患者失去意识以及感官感受。在患者清醒之后,会存在较短时间的记忆断层现象,但这并不会伤害到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一些身体素质较好的患者在进行全身麻醉手术后,恢复速度也会比较快,能够将药物代谢后排出体外。若患者身体素质较差或中枢神经系统较为脆弱,那么其在接受全身麻醉手术之后,记忆力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下降,但是很快便能够恢复正常。 虽然全身麻醉手术存在风险,有可能致使患者记忆受损,但是并不用过多担心,大部分患者在接受全身麻醉术后,麻药会逐渐代谢,进而恢复正常,因此全身麻醉并不会影响到智商。 在全身麻醉过程中,患者不会存在任何的知觉,其通常会经历麻醉诱导、麻醉期以及麻醉苏醒3个阶段。其中,在麻醉苏醒期间,患者有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等一系列的不适症状,主要是由于麻醉药物的副作用或者手术刺激造成的,医生会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对其予以相应的药物治疗,以缓解不适感。在麻醉苏醒期间,医务人员还会和患者及其家属详尽介绍术后护理状况,解答疑问,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 通常情况下,全身麻醉手术所产生的副作用是十分少见的。因此,患者并不需要过多忧心和焦虑,在术后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来面对病情,这样才能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淄博市市立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