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金姣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血管疾病,指心脏不能有效地泵血,导致身体各部分无法得到足够的氧和营养物质。慢性心力衰竭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常见原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等。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具体取决于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 慢性心力衰竭通常需要进行药物治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下面是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临床研究的一些进展。 腺苷酸酰胺酶抑制剂(ARNI):ARNI是一种新型药物,能同时抑制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CE)和神经肽Y受体(NPY),达到降低心脏负担、扩张血管和抗炎的效果,主要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体2(SGLT2)抑制剂:SGLT2抑制剂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口服药物,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肾小管上SGLT2的活性,促进尿液中的糖分排泄,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同时,对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体内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等有关。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SGLT2抑制剂,均为口服制剂。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非常重要的药物之一,能够减慢心率,使心肌有更充分的舒张时间,从而增加心室容积和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此外,β受体阻滞剂还可以抑制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对心肌细胞的作用,减少心肌耗氧量和心肌细胞死亡,从而延长心肌细胞的寿命。在临床实践中,β受体阻滞剂已经成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首选药物,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血管特异性糖苷类药物:这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该类药物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率等作用来缓解心力衰竭症状。地高辛是常用的心血管特异性糖苷类药物之一,能提高心肌细胞的收缩力。地高辛对于轻度和中度心力衰竭患者具有一定疗效,可以缓解症状、减少住院次数,并延长生存期。但是,在治疗重度心力衰竭时,地高辛并不能改善预后。 利尿剂:利尿剂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药物之一,能够通过去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来降低心肺压力,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功能。常用的利尿剂包括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等,它们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证。袢利尿剂如呋塞米、托拉塞米等主要作用于肾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有利尿作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则主要作用于肾小管近曲小管,也有利尿效果。 对慢性心力衰竭还可以进行非药物治疗,包括控制体重、戒烟、限制盐的摄入、加强体育锻炼等,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供职于聊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