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帅
食物不耐受的定义 食物不耐受指的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人的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从而针对这些物质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免疫球蛋白G)抗体。特异性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可引起所有组织(包括血管)发生炎性反应,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 食物不耐受可能引发的症状 大多数食物不耐受的患者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和皮肤反应,但不仅限于此,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种食物不耐受可能出现的症状也不同。 消化系统:恶心、腹痛、腹泻、腹部剧痛、口臭、打嗝、胀气。 皮肤系统:湿疹、指甲和头发脆性大、荨麻疹、皮肤干燥、黑眼圈。 神经系统:疲劳、眩晕、头痛、睡眠困难、忧郁、易怒。 呼吸系统:气喘、慢性咳嗽、喉咙痛、慢性鼻窦炎。 肌肉骨骼系统:关节发炎、关节疼痛。 泌尿生殖系统:尿频、尿急、阴道瘙痒。 心脏血管系统:胸部疼痛、心律不齐、心跳加速。 其他方面:体重快速变动、肥胖、磨牙、口腔溃疡等。 食物不耐受是怎么发生的 当外来物质抗原的总负载,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增加,免疫系统过度活跃,随着免疫系统被过度刺激,我们的免疫“战士”,也就是抗体,会将自身细胞当作“侵略者”开始攻击。针对外来分子产生的抗体,将无法分清敌我,就会对最初的“侵略者”和人体自身的组织一起发生攻击,这被称为“无辜的旁观者”现象。过敏、湿疹、哮喘等免疫性疾病都可能与食物不耐受有关。 常见的不耐受食物有哪些 常见的不耐受食物包括:牛奶、鸡蛋、小麦、玉米等。目前,人们可做出对蔬菜、肉类及水果的多达90余种物质的检测。这种检测能使我们追求健康生活的标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食物不耐受的好发人群 1.6个月以上的婴儿,饮食内容从单一的母乳转为添加各种辅食,会接触到很多新的食物成分,容易患病。 2.敏感体质人群容易出现对食物不耐受的症状,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和皮肤反应,比如腹泻、过敏等。 3.食用了具有某些化学成分的食物的人群,如食用了不符合标准的咸菜或小作坊生产的零食等。 4.据统计,人群中至少有高达50%的人对某些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婴儿与儿童的发生率比成人高。 食物不耐受的预防 儿童和成人应避免食用不耐受食物,这是最好的预防措施。对食物不耐受患者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要让患者学会正确阅读食物的说明书,注意食物成分中可能含有的不耐受组分,从而选择安全的食物;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并严格遵守,改变饮食习惯,禁食或少食不耐受食物,从而阻止疾病继续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