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贝贝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患儿容易出现消化功能紊乱,严重者会造成患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等。在生活中,许多宝宝都会发生腹泻情况,令爸爸妈妈们既心疼又害怕。那么,通过了解以下知识,如果遇到小儿腹泻,爸爸妈妈们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常见症状 小儿腹泻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以内婴幼儿比较多见,以夏季及秋末冬初发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质和状态改变,比如大便稀水样有泡沫、腥臭味等。患儿常伴有发热、呕吐、腹痛,以及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精神不佳、嗜睡、意识模糊,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发病原因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体、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综合征,其原因有多种:天气因素,季节更替,小肚子受凉引起的腹泻,秋季容易出现;饮食因素,喂养不定时、饮食量不当、突然改变食物品种、食物过敏及消化不良等都可能造成小儿腹泻;感染因素,常有病毒、细菌、寄生虫等肠道内感染引起,以病毒性感染比较常见。有关统计结果显示,在寒冷季节,80%的婴幼儿腹泻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且具有传染性,比如常见的轮状病毒肠炎。 如何预防 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易患腹泻类疾病,饮食上应避免食用生冷、刺激、易上火的食物,避免引起消化不良,增加婴幼儿消化道的负担。另外,在季节更替时,昼夜温差较大,家长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孩子腹部受凉;饭前便后勤洗手,避免病毒、细菌感染。 治疗方法 如何治疗小儿腹泻,需要根据患儿的病因而定,如果是腹部受凉引起的腹泻,一般情况下,每天腹泻次数较少,可以先进行腹部保暖,调整饮食后再密切观察。如果患儿出现发热、呕吐、大便稀呈泡沫状、次数较多等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做常规检查及生化检查,区分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就需要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患儿在治疗期间,因腹泻次数较多造成脱水,应及时补充淡盐水。另外,患儿饮食要清淡,少量多餐,以粥、面条、稀饭等细软类食物为主。 注意事项 如果妈妈还处于哺乳期,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洁净饮食,不吃生冷、刺激性的食物。家长要引导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饭前便后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儿童的各个器官处在发育阶段,饮食要健康、营养应合理搭配。 综上所述,孩子年龄越小,消化功能越弱,越容易受到刺激,引起腹泻。妈妈应尽量母乳喂养,科学添加辅食;人工喂养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代乳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交叉感染;已经出现腹泻的患儿,应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积极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病毒性腹泻。 (作者供职于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