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提供有温度的保险服务 □王 平 刘富安 王 淯 菲 菲 文/图
“来了就是深圳人。”近期,“新市民”成为金融领域的“热词”。深圳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新市民”数量大,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意义重大。作为国有寿险企业,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深圳市分公司聚焦“新市民”更加多元化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创新赋能发展、持续优化服务,致力于为“新市民”群体带来“简捷、品质、温暖”的服务体验。 产品创新 打造中小微企业的坚实后盾 中小微企业吸纳了海量的“新市民”,想要服务好新市民群体,就需要重视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保障需求。近年来,中国人寿围绕实体经济领域客户的需求进行了一系列金融创新,通过为客户制定定期寿险、意外伤害、意外医疗、企业年金等综合性福利保障方案,解决了许多实体企业的后顾之忧。不仅如此,2021年,中国人寿进一步聚焦深圳地区中小微企业特点,推出中小团单市场开拓及配套服务支持体系,致力于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为中小微企业应对经营风险提供坚实后盾。 据了解,中小团单市场开拓及配套服务支持体系包含“产品体系”和“服务体系”两大部分。在产品体系端,通过深度开展客户需求调研和市场大数据分析,中国人寿对中小微企业进行了产业和需求细分,并结合企业不同的风险保障需求,有针对性地推进包括国寿工业保、国寿交通保、国寿商铺保、国寿护家保、国寿新兴保、国寿专精特新保、国寿科技保等7个产品组合在内的专属团单产品组合“团单七大保”。该产品体系针对性强、保障面广、性价比高,能够充分满足中小微企业的多元化保险需求。自2021年3月上线至2022年5月,“团单七大保”产品体系已为大湾区近5000家中小微企业的11.3万名员工提供专属定制化产品及服务,有效提升了深圳地区中小微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为了大力提升中小团单报价的响应速度,中国人寿还全面梳理、优化团单销售流程,配套完善相应的中小团单销售支持工具,通过“中小团单市场开拓及配套服务支持体系”赋予销售人员一定的自主报价权限,进一步简化报价、审批流程,让销售人员能够及时、快速响应客户报价需求,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专业化、精细化的保险服务。 数字升级 提供便利快捷的暖心服务 为了使新市民群体能更好地体验保险服务的便利性,中国人寿为广大客户提供保单业务全国通办服务,一站式解决“新市民”的异地保单服务问题。 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减少人员流动,中国人寿APP(手机应用程序)上线了客户资料变更、银行转账授权、保单借款等23项保全业务自助查询及办理功能,还开通“空中客服”项目,让“新市民”客户足不出户就能与柜员“面对面”,体验方便、快捷的业务办理模式。在疫情居家时期,客户联络中心全面开启“95519远程非现场坐席”模式,坐席代表在家也能接听来电,为客户解疑释惑。 此外,为了切实满足“新市民”在疫情下的保险服务需求,中国人寿智能化升级多项服务举措。在保单生效前端,以“核保试算”“核先生”为代表的各类“E核(线上保险服务平台)”工具,为客户提供投保前方案设计、健康异常预核保等在线智能核保服务。“核保E点通”的应用,实现了投保过程中销售人员与核保人员的一对一场景化线上沟通。为了确保调查服务不间断,中国人寿全力开发线上调查渠道,通过远程视频线上面访的方式,确保相关调查工作快速、高效完成。 尊老体验 用心呵护夕阳人生 深圳市的“新市民”群体中,有不少是跟着儿女随迁过来的老年人,为了满足老年人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感也成了“新市民”服务优化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为了满足老年客户服务需求,中国人寿通过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构建适老化金融生态圈,用真诚助力老年客户跨越“数字鸿沟”。 在线下,在中国人寿管辖内所有柜面,老年客户不仅可以使用老花镜、放大镜、便民药箱等适老化物品,还可享受多项“专属绿色通道服务”:60岁及以上客户优先叫号、优先办理,减少老年客户的等候时间;保留传统现金交费渠道,满足老年客户习惯使用现金的差异化需求;专属“坐享服务”,特别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由柜员主动上前服务(如图)。在线上,中国人寿创新打造的寿险APP“尊老模式”,让老人足不出户,仅通过一对一可视化、可交互的远程服务通道,就能轻松办理业务。当老年客户遇到棘手的问题时,95519客服坐席也会在第一时间积极联动客户经理,提供上门服务。 据了解,自2016年起,中国人寿与深圳市民政局、老龄办联合发起“银龄安康行动”,面向老年人提供价格低廉、个人自费微信投保的“银龄安康”老年人专属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充分发挥了商业保险服务机构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人寿共计为深圳市4万余名老年人累计提供了超67亿元的风险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