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瘢痕、瘢痕溃疡、瘢痕癌的鉴别 |
|
瘢痕、瘢痕溃疡、瘢痕癌的鉴别 □韩志新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幸福与意外不知道谁会先到。小心,小心,再小心,还是会发生意外造成伤害。经历漫长而曲折的治疗过程,一不小心,丑陋的瘢痕降临到头上。一个月,三个月,半年,甚至一年,它有可能陪伴您永远。人会变,它也会变。有一天,它突然变得流水、流脓、发臭,让人一见到就躲;好转后再次破溃,反复多次。也就是说,它突破了极限,达到顶峰,量变成质变,突变成为最可怕的癌。 首先,我们要了解瘢痕、瘢痕溃疡、瘢痕癌的相关知识。 瘢痕是皮肤修复的一种自然过程,与当时的损伤情况、个人体质、治疗方案或过程等因素有关。皮肤损伤程度越重,发生瘢痕增生的可能性越大;如果损伤后发生感染,一定会发生瘢痕增生;如果是瘢痕体质,就很容易引起瘢痕增生及瘢痕疙瘩,给治疗造成一定的困难,需要应用多种综合手段(压迫治疗、药物注射治疗等)才能有一定的效果。皮肤出现损伤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正规处理,不要相信土办法或者所谓的祖传秘方等,要预防瘢痕增生或者后期反复发生皮肤破溃,形成慢性溃疡,甚至瘢痕癌。在临床上,瘢痕可简单分为表浅性瘢痕、增生性瘢痕、萎缩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等。 瘢痕溃疡是溃疡的一种。后期皮肤反复破溃,最终会形成瘢痕溃疡。瘢痕溃疡常见于增生性瘢痕早期、萎缩性瘢痕后期。与瘢痕癌相鉴别,需要病理检查这一金标准。 瘢痕癌一般情况下发生于烧伤瘢痕,还可发生于外伤、医源性损伤等,其中以烧伤后瘢痕癌最为常见;一般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多见于男性,一般年龄在50岁左右;多发生在小腿、足部、四肢。烧伤瘢痕癌一般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瘢痕癌是烧伤一年内发生的瘢痕癌,慢性瘢痕癌是烧伤后1年以上发生的烧伤瘢痕癌。瘢痕癌绝大部分是鳞状细胞癌(SCC),少部分为基底细胞癌(BCC),还有个别发生恶性黑色素瘤等。瘢痕癌的转移途径有局部浸润、淋巴转移、血液转移;治疗方式是对早期瘢痕癌进行切除或进行游离皮片移植术、皮瓣修复术;晚期手术加上放疗、化疗。 其次,如何斩断三者之间的关系呢?在安阳市科技攻关项目(2021C01SF047)中,经治疗,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1.损伤后一定要找专业科室及专业人员解决问题,让损伤降到最低,快速治愈,最大程度减少瘢痕增生,甚至降低瘢痕溃疡的发生率,减少瘢痕癌的产生,从根源上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在专业的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应用促进皮肤愈合的药物,如外用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或者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必要时应用百多邦等药物,预防感染。 2.压迫治疗的主要原则是“一早、二紧、三持久”。进行压迫治疗一定要趁早。愈合后一定要进行压迫治疗,或者在愈合的过程中加强功能锻炼;持续时间一定要足够长,最少半年;随诊一定要及时;防止发生不必要的并发症(如溃疡)等。如果不幸发生瘢痕溃疡,建议到专科治疗,防止瘢痕溃疡向瘢痕癌转化。 3.如果不幸发生瘢痕癌或者发生瘢痕溃疡,最好去综合医院积极接受治疗,然后根据专科医师的建议,必要时再次进行手术或者放疗、化疗,彻底解决问题。 最后,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从根本上可以减少瘢痕产生的机会,做到预防与治疗相结合。 (作者供职于安阳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