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五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五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怎样排解生活中的抑郁情绪
每周一练(胆道、胰腺疾病)
睾丸扭转的治疗和预防
青少年消瘦 合理营养非常关键
1
11 1 2022年8月25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每周一练(胆道、胰腺疾病)
     一、诊断胆囊结石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A.腹部X线平片
    B.B超
    C.口服胆囊造影
    D.CT
    E.MRI(核磁共振成像)
    二、引起急性胆囊炎的常见病因是
    A.胆道蛔虫进入胆囊
    B.胆囊息肉继发感染
    C.胆囊结石堵塞胆囊管
    D.胰腺炎致胰液反流
    E.胆总管下端梗阻
    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A.早期足量应用广谱抗生素
    B.保护肝功能,降低血清总胆红素
    C.解除胆道梗阻,通畅引流
    D.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四、胆囊切除术中需要探查胆总管的指征是
    A.胆囊明显增厚
    B.胆囊增大
    C.胆总管直径大于1厘米
    D.胆囊结石超过2厘米
    E.胆囊结石伴有胆囊息肉
    五、患者为女性,70岁,突发上腹痛12小时,伴寒战、发热。既往因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查体:体温39.5摄氏度,脉搏110次/分,血压80/5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及剑突下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血液白细胞16×109/升。腹部B超显示:胆总管扩张,下段受肠气影响观察不清。该患者首选的手术方式是
    A.胆肠吻合术
    B.胆囊切除术
    C.胆总管切开引流术
    D.胆囊造瘘术
    E.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
    六、患者为女性,50岁,皮肤、巩膜黄染2个月,进行性加重,伴厌食、乏力。大便灰白,体重减轻3公斤。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肝肋下3厘米,边缘钝,无结节,可触及肿大胆囊,墨菲征(-)。血清总胆固醇、结合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均显著升高,CA199(一种糖类抗原)升高。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是
    A.核素扫描
    B.腹部CT
    C.M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D.腹部MRI
    E.腹部B超
    七、患者为男性,64岁,上腹疼痛5小时,胆囊多发结石病史5年。查体:体温38.3摄氏度,脉搏100次/分,血压85/60毫米汞柱,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肌紧张,压痛(+),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B.腹部B超
    C.腹部CT
    D.胆道镜检查
    E.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八、患者为男性,64岁,巩膜黄染、尿色深黄2周,无腹痛、发热。查体:右上腹可触及肿大胆囊,无压痛。血总胆红素156微摩尔/升,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肝炎
    B.壶腹周围癌
    C.胆总管结石
    D.慢性胰腺炎
    E.胆囊结石
    九、患者为女性,30岁。饮酒后突发上腹痛4小时,无发热。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120克/升,白细胞8.5×109/升,血小板25×109/升;血淀粉酶1032单位/升。腹部B超提示:胰腺略饱满。首要的治疗措施是
    A.应用5-氟尿嘧啶
    B.应用广谱生素
    C.禁食、胃肠减压
    D.胆管引流
    E.剖取探查
    十、患者为男性,55岁,巩膜、皮肤黄染进行性加重2个多月,胆囊肿大呈圆形,可推动,无触压痛。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A.胆囊癌
    B.急性胆囊炎
    C.胆囊结石
    D.急性病毒性肝炎
    E.胰头癌
    十一、患者为女性,68岁,上腹部不适1个月,伴皮肤黄染、食欲不振、厌油腻食物,体重减轻5公斤。查体:巩膜明显黄染,肝肋下未触及,右肋缘下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底部,无触痛。实验室检查:血胆红素340毫摩尔/升。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肝癌
    B.胆总管结石
    C.胆囊结石
    D.胃癌
    E.胆管下端癌
    十二、患者为男性,55岁,饮酒及高脂饮食后突发上腹疼痛4小时,向背部放射,伴呕吐、大汗、尿色黄。对诊断最有帮助的辅助检查是
    A.上消化道X线钡剂造影
    B.腹部CT
    C.肝胆核素扫描
    D.立位腹部X线平片
    E.胃镜
 (答案见下期本版)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