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牙髓牙周联合病变 □闫良芹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科医生对牙髓牙周联合病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目前,应用根管填充技术对牙髓牙周联合病变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在实施根管填充术时,采用不同的填充材料,会获得不同的治疗效果。 我们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6名牙髓牙周联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日期,在保证患者一般资料基本相同的基础上,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有43名患者。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26名、女性患者17名,患者年龄为36岁至62岁,平均年龄为(49.4±6.9)岁;实验组包括男性患者24名、女性患者19名,患者年龄为39岁至61岁,平均年龄为(48.9±7.1)岁。所有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 在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前,我们均进行充分的检查,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牙部X线检查,了解患者牙根尖周及牙根管等部位的状况。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牙根管清洁,保持牙根管通畅。之后,我们立即对患者的手术部位及周围区域进行消毒。消毒时,可以用浓度3%的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进行交替冲洗。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牙根管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先由医师对患者牙根管内的坏死物质进行清除,并且在适当消毒后对牙根管进行填充,去除牙根管内容物对牙根尖周围组织造成的不良刺激。 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牙髓牙周综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牙髓治疗和牙周治疗。 在牙髓治疗方案中,通常进行常规牙根管治疗。在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后,对患者进行牙根管填充,调磨咬合度;在对患者进行牙周治疗时,需要对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必要时进行牙周手术。 在完成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定期进行复查。如果在治疗完成后牙周出现炎症,则应当重新冲洗或刮治。 评价标准 痊愈:所有患者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咀嚼功能较好。进行X线检查,结果提示未见患者牙根尖发生病变。 有效:患者的咀嚼功能有所改善,偶尔感到轻微咬合不适。进行X线检查,结果提示未见牙根尖出现病变。 无效:患者治疗后,咀嚼功能未见改善,依旧出现咀嚼疼痛感;进行X线检查,结果提示牙根尖出现病变。 结果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0.47%,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7%。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牙周炎和牙髓炎均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分别发生于患者的牙周组织和牙髓组织中。对牙髓及牙周组织进行研究,发现牙髓与牙周有着密切的组织联系,会在病理上和生理上互相影响。牙髓病可以通过侧副根管或根尖孔对牙周组织造成破坏,而牙髓病较严重时,也会通过牙根分叉处的副管,引起牙根分岔附近的牙槽骨及附着部分发生炎症。因此,牙髓病和牙周病可以互相影响,并且扩散,很容易出现各种联合病变。在临床上,常见的牙髓牙周联合病变,主要为原发性牙周病继发牙髓病。 对牙髓牙周联合病变进行治疗时,先要找到发病原因,并且确定发病的位置,对牙髓和牙周的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在了解致病因素后,彻底消除感染源。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因为对牙髓牙周联合病变不太了解或重视,许多患者会就诊不及时,导致治疗较晚。如果患者在治疗时坏牙已经出现松动,并且有较严重的牙周组织破坏现象,则应当立即进行牙根管治疗配合牙周治疗,保证牙周的健康;如果患者的患牙仍有活力,则应当在牙周治疗后进行观察,医生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对牙髓牙周联合病变患者,要具体状况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治疗,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效果优于单一牙根管治疗。 (作者供职于民权县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