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暑后的乡村 |
|
暑后的乡村 □李河新
沙河北岸的白村,太阳还未露脸,鸟儿们就热闹开了,树枝上、菜地里、玉米地边、芦苇丛中,或飞翔,或栖息,或戏耍。喜鹊喳喳,云雀啾啾,斑鸠唧唧,燕子呢喃,黄莺鸣啭,野鸡高歌,麻雀絮语。鸟儿们一唱一和,蝉也不甘示弱,抑扬顿挫、美妙动听的歌声,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农家小院里,房前或屋后,编起的小栅栏围绕着几畦沟垄。那些闲着的空地,种的有黄瓜、豆角、丝瓜、苦瓜……凡是能播种的地方,都硕果累累。一排粗大肥胖的大葱,直挺挺地站在栅栏角下,粉红的西红柿躲藏在架子里。 “哥,老杨家的梨熟了,他想请你去他家梨园看看。”徐哥骑着电动车来到村部。 我坐上电动车,抬头看,乌云密布,一场暴雨即将来临,但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心境。 推开木门,杨大哥在等着呢!放眼望去,丰硕的果实压弯了枝头,拳头大的香梨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躲在茂密的叶丛,有的红着脸蛋把半个身子露在外面,有的像个胆大包天的男子汉,把自己的身体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金黄又健壮。 “老李,快尝一个,我这梨没打过农药,梨树是煨羊粪长大的。”杨大哥随手摘下一个梨,让我品尝,我吃着口感绵甜,没有一点儿杂质。 杨大哥挠着头说:“当初驻村工作队和村里让我发展种植业,我和家人特别不理解,一辈子种菜的沙土地怎么能种果树呢?现在才知道你们的良苦用心,原来一亩(1亩=666.67平方米)地种菜收入1000多元,现在一亩梨能收入3000多元。” 村口的文化广场上,几个灵巧的女孩子,窜蹦着跳着皮筋,头顶上的马尾辫,有节奏地随着身体一颠一颠地起伏着,小脸蛋跳得红扑扑的,嘴里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几个穿着短裤背心的男孩,在卖力地打着篮球,嘴里还不时地嘟囔着,和玩伴狡辩着,额头被汗水浸透。还有几只宠物狗,摇摆着尾巴跑跳着,顽皮地在孩子中间嬉戏。 刚回到村部,春哥就带着几串葡萄来了。 “李书记,跑哪去了,到处找你呢!” “春哥有啥事?”我问道。 “家里的葡萄今天采摘,让你尝尝,顺便给市里的朋友捎个话,闲暇时可以带家人来园里采摘。” 春哥家的葡萄园就在村口,绿树成荫,诱人的葡萄已经成熟。远看一串串葡萄,被一阵凉爽的风儿吹动,摇摇晃晃,就像一群可爱的娃娃在欢乐地荡着秋千。 走进葡萄园,只见阳光透过枝叶,斑斑点点地洒在地上,犹如铺了一地的金子,蔚为壮观。 再看那些紫得发黑的葡萄,晶莹剔透,似一粒粒珍珠,又如一颗颗玛瑙。摘下一粒还带着白露的葡萄,轻轻地咬上一口,酸甜可口。市里的老客户来村里订购,都爱来院里摘上几串,尝过之后,赞不绝口 走出葡萄园,呼啦啦,一大群鸟儿从树梢飞到金黄的玉米上,几只胆大的麻雀贪婪地掠夺着丰收的成果,花姐举起木叉停在半空中,慈善的徐婶说:“虽然说是不懂事的鸟,但是也是一条生命,吃点就吃点吧!” 站在乡村的田里,遥望蔚蓝的天空,那一刻我明白了,在漫长的时间链条上,生命是无限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承先启后,连天接地。 一阵大风吹走了匍匐的乌云,火红的彩霞笼罩在天边。走出院子的农人,一个灿烂的日子在他们的额头闪烁。采摘青椒、出售西瓜、葡萄;腾清仓储,以备新粮;磨亮锹锄,备战秋茬,打理好菜园……一切尽显乡亲们的朴实、勤劳,尽显乡村的平和、安逸、富饶、宁静与美好。 (作者为平顶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驻鲁山县辛集乡白村第一书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