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五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八版:天使之声
 
第四版:卫生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拨开癌症的迷雾
暑后的乡村
鱼水之情
良好家风伴我成长
书画作品
1
11 1 2022年8月11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拨开癌症的迷雾
 

拨开癌症的迷雾
□徐国良

 

   我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时常要和肿瘤打交道。癌症是怎么发展的?未来又何去何从?人类和它的战争究竟要以什么为终结?一时间,这些问题充斥了我的大脑。为了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老师向我推荐了《众病之王——癌症传》这本书,书的作者是一位印度裔美国肿瘤医生。
    现代医学已枝繁叶茂很是强大,很多疾病的奥秘已经被揭示,大量疾病已向人类臣服……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回顾人类的表现,我们似乎战绩颇佳,尽管每一场胜利都是由无数的艰辛和数不清的生命与鲜血成就的。
    人类掌握工具,改造世界,臣服万物,但是癌症却例外。在与癌症的战争中,人类付出的代价无疑最为惨烈。直到今天,我们也不能宣布已经取得了胜利,有限的进步掩盖不了人类与癌症斗争中的胶着和无奈。为生存而战的人类不愿退却,而癌症则从未停止过进攻,我们只有被迫应战。
    是否我们声势浩大地改造着世界,癌症却在悄无声息地改造着我们?作者在书中不仅写了临床进展,更有流行病学、公共卫生、社会历史大背景,还有贯穿全书他所擅长的基础医学研究,他以鲜活的案例和严谨的叙事向读者揭示癌症本身错综复杂,却扎根于生命体最基本、最深层的核心本质,这本书不仅仅是科普读物,更多的是引起读者对生命本质的深刻领悟与思考。
    正如书中所揭示的那样,癌症不是某种单一疾病,而是由许多疾病组成。我们之所以将其统称为癌症,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征:细胞异常生长。它们有时是一些不知道如何死亡的细胞,有时是一些不知道该如何停止分裂的细胞。虽然前列腺癌、乳腺癌、淋巴癌之间有深刻的共性,它们在细胞层面联系在一起,但是仍然有各自的面貌。作者透过一个个癌症治疗的演化史,用专业、严谨的语言向读者描绘着不同癌症的前世今生。
    比如叶酸是可以治愈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药物,可是当科学家尝试用叶酸治疗白血病时,却遭到了惨败,不但没能取得任何治疗效果,而且加速了白血病患者病情恶化。怎么办?被现实碰得“鼻青脸肿”的科学家,居然在这一次惨败中取得了重大发现:既然叶酸能够促进患者白血病的发展,那么,如果用某种药物切断患者体内叶酸的供应,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比如用一种叶酸拮抗剂能否阻挡住白血病的发展?如此重要的一步,居然是这样“鬼使神差”地走出来的。
    在当时非常简陋的条件下,科学家继续尝试攻克白血病,每项治疗相关的数据都要详细记录,以免重复操作。经过很多病例的对比,科学家发现一个难以置信的规律:这些反叶酸物质会使白血病细胞降低,甚至彻底消失,但是几个月后,病症又不可避免地复发了,而这些药物,这时却不再起效。虽然这种缓解只是暂时的,但是却实实在在地缓解了病情的发展,是历史性的突破。
    这个案例可能传达了一个偶然信息,灵机一动的逆向思维,成就了科学家在白血病化疗方面的开创性成就。但是细细想来,偶然的成功背后是对疾病机制的执着追求,是对生命的无比珍惜和敬重,更是对科学精神的完美阐释!
    从书中描述的种种病例中,我们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罹患这些疾病的患者所遭受的苦难。白血病患儿毫无迹象地早夭,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台上痛不欲生,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医学发展到现代阶段的艰难和残酷。作者提醒我们,有些人贡献了自己的生命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疾病,我们要记住他们,并纪念他们!这可能就是如今医学院老师常给学生讲的一句话:“患者是最好的老师。”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的我,只想对现如今复杂的医疗环境说:“让我们相信,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尊重疾病的客观规律就是尊重历史。”
    医务人员照顾癌症患者需要动用工具箱里的一切“法宝”,这些“法宝”包括情绪上的、心理上的、科学上的。医学上的每一方面都会涉及,作为肿瘤学家,对一个人的生命产生的影响是惊人的,他们出现在一个人生命中最动荡、最恐惧的时候,而在这个时候有能力帮助他人,将是一次很强烈的体验,这恐怕就是“雪中送炭”吧!
    谈起癌症,对患者来说都是再糟糕不过的坏消息。可当职业的理性要求我们不得不传达坏消息时,我们要怎样表达?作者在书中给出了答案:“真正有用的,就是倾听!坏消息通常都让人感到窒息和绝望。有的癌症患者想去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有的癌症患者的目标可能是大学毕业。如果清楚患者的需求,包括那些可能达成和不可能达成的愿望,那么患者和医生的交流就是实实在在的。”
    在现实工作中,我们是否可以不要轻描淡写地说出“癌症”两个字,不随意用那些冷冰冰的百分率来预测未来,不把选择的艰难和矛盾推给无助的患者和家属?
    虽然书的作者在一次访谈中说这本书完全是写给普通人看的,并且要让他们看得懂。但我认为这是一本读起来并不轻松的作品,厚重、悲壮,充满纪录片风格。就连我这样一个工作10年的外科医生,在阅读过程中,也不得不飞速在大脑中搜索相关医学知识,才能跟得上作者叙事的脚步。在倡导医学人文教育的当下,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它也许会改变我们对专业的认知和态度。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如果能够静下心来认真读完这本书,就说明也一定有成为医学家的天赋。这本书会使我们对医学、对科学、对生命都有一番不一样的感悟。
    (作者供职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