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食杀虫说大蒜 □胡献国
《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中写道:曹操患头风,华歆推荐了神医华佗。“华佗医术之妙,世所罕有。但有患者,或用药,或用针,或用灸,随手而愈……一日,华佗行于道上,闻一人呻吟之声。华佗曰:此饮食不下之病。问之果然。华佗令取蒜齑汁三升饮之,吐蛇一条,长二三尺,饮食即下”。这里的“蒜齑汁”即用大蒜浸泡于醋中即成。 蒜齑是古代一种味道很酸的腌菜,是用捣碎的蒜浸泡于醋做的。华佗的这种治虫方法,被南朝齐、梁时炼丹家、医药学家陶弘景在《药总诀》中记了下来,“面店蒜虀乃下蛇之药”。至今在民间还流传着用蒜和醋进行治虫的方法。在河北、山西一带,每逢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把蒜浸泡在醋里,到春节时全家老少吃上一点儿用醋浸泡的蒜,作为杀虫的良药。蛔虫病引起腹痛时,往往喝点儿醋就有很好的止痛作用。 大蒜,又名独蒜、胡蒜,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蒜的鳞茎,全国各地均产。中医认为,大蒜性温,味辛,归脾经、胃经,具有温中消食、解毒杀虫的功效。 《本草纲目》言“葫蒜(大蒜),其气熏烈,能通五脏,达诸窍,祛寒湿,辟邪恶,消痈肿,化症积肉食,此其功也”。《大众医学》言“经常食用大蒜,既能降低血脂,又可补充微量元素硒,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是有益的,有可能减少各种癌症(如胃癌、食管癌、大肠癌、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的发病率”。 大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其中微量元素硒十分丰富,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大蒜在食用或研碎的过程中,大蒜中的蒜氨酸和处于不同部位的蒜氨酸酶起作用,能生成具有强烈杀菌作用的大蒜素,大蒜素对多种细菌、霉菌和原虫都有杀灭作用。 亚硝胺是强致癌物,致癌作用有普遍性,可使各种动物诱发癌症。长期食用大蒜能减少胃内致癌物亚硝胺的合成。人体内的亚硝胺主要来自亚硝酸盐和二级胺的合成,大蒜能抑制胃内硝酸盐还原菌的生长,阻断细菌、霉菌对亚硝胺的合成,降低胃液pH值(氢离子浓度指数),从而阻断亚硝胺的合成。 大蒜含有丰富的硒,它所具有的香臭掺半的独特刺激性气味,正是大蒜所含的亚硒酸盐所发出的。硒是一种抗癌剂,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它能加速体内过氧化物的分解,保护细胞膜免受过氧化物的损害,在不同环节上起到抑制、阻断和消除自由基对机体组织的氧化毒性作用。 大蒜还含有一种神奇的物质有机锗,是日常食物中含锗量最高的一种。有机锗是人体多种正常功能的维护剂,又是一种功能卓越的免疫调节剂和广谱抗癌物质,能增强体内多种酶的活性,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起到防癌的作用。 (作者供职于湖北省远安县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