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每周一练(肝脏疾病) |
|
每周一练 (肝脏疾病) 一、治疗肝性脑病时,可以促进氨代谢的药物是 A.新霉素 B.支链氨基酸 C.乳果糖 D.氟马西尼 E.L-鸟氨酸-L-天冬氨酸 二、反映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是 A.直接胆红素 B.白蛋白 C.胆碱酯酶 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E.Ⅳ型胶原 三、患者为男性,49岁,进食后突然呕血约400毫升,有饮酒史20年,平素餐后常恶心、呕吐、腹胀、无泛酸。查体:面色晦暗,脾肋弓下3厘米腹壁静脉曲张。呕血最可能的原因是 A.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B.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C.食管炎出血 D.胃癌 E.慢性胃窦胃炎 四、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肝性脑病 B.原发性腹膜炎 C.肝肾综合征 D.电解质紊乱 E.上消化道出血 五、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时,选择抗生素的原则是 A.针对G-杆菌,兼顾G+球菌 B.针对G+球菌,兼顾厌氧菌 C.针对G+杆菌,联合抗真菌药物 D.针对G-球菌,兼顾厌氧菌 E.针对G-杆菌,联合抗真菌药物 六、下列对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具有特征性意义的表现是 A.腹水 B.脾大 C.内分泌紊乱 D.出血倾向和贫血 E.侧支循环开放 七、患者为男性,45岁,持续性右上腹痛伴寒战、高热、恶心、呕吐10天。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右季肋部饱满,肝肋下4厘米边缘钝,有压痛,无结节,右侧第7、第8肋间腋中线皮肤水肿和压痛,血常规白细胞数为18.5×109/升,中性粒细胞数为0.91×109/升;腹部B超检查显示肝右叶内8厘米×6厘米液性暗区;X线检查显示右膈肌升高,运动受限。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细菌性肝脓肿 B.胆囊结石伴感染 C.肝癌伴感染 D.右膈下脓肿 E.肝囊肿 八、慢性肝性脑病患者血氨升高引起肝性脑病发生的机制是干扰了大脑的 A.蛋白质代谢 B.脂肪代谢 C.水盐代谢 D.微量元素代谢 E.能量代谢 九、患者为男性,55岁,肝硬化4年,黑便2天,不认家人、吵闹2小时。下列治疗中不恰当的是 A.静脉应用奥美拉唑 B.口服地西泮 C.静脉应用生长激素 D.口服乳果糖 E.口服利福昔明 十、下列细菌性肝脓肿致病菌最常见的侵入途径是 A.门静脉 B.肝总动脉 C.肝静脉 D.脐血管 E.胆道系统 十一、患者为男性,45岁,发热,血清ALT(谷丙转氨酶)升高(42~78单位/升)1个月,身高170厘米,体重90公斤,各项病毒学指标及自身免疫抗体均为阴性。查体:腹部B超检查显示肝脏回声增强,后部衰减。该患者最佳的治疗措施是 A.应用降脂药 B.休息并减少体力活动 C.应用保肝药物 D.抗肝纤维化治疗 E.调整生活方式并减轻体重 十二、原发性肝癌转移最主要的部位是 A.肺 B.骨 C.肝内 D.腹腔内种植 E.左锁骨上淋巴结 (答案见下期本版)
上期(7月21日)答案 一、D 二、A 三、E 四、B 五、E 六、C 七、B 八、E 九、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