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八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乳腺超声检查前需要做哪些“功课”
磁控胶囊内镜的“奇妙旅程”
尿路感染为啥“偏爱”女性
脑动静脉畸形——儿童的隐形“杀手”
1
11 1 2022年6月2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磁控胶囊内镜的“奇妙旅程”
 

磁控胶囊内镜的“奇妙旅程”
□鲁 迪

   当今社会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人们“饥一顿饱一顿”,甚至深夜加餐的现象并不少见。长期饮食不规律,造成胃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尤其是一些经常“应酬”的年轻人,早早就被发现有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甚至年纪轻轻就患上胃癌。如果平时说话时经常打嗝并伴有口臭,或者长期感觉腹痛、腹胀、泛酸,就有必要进行一次胃镜检查了。
    胃镜检查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胃早癌的筛查与治疗。由于饮食、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我国胃癌发病率逐年升高。最新的医学研究推荐,40岁以上人群就是需要胃镜(防癌)筛查的人群。
    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常规胃镜检查会给受检者带来诸多不适,如恶心、呕吐等,在降低受检者依从性的同时也延误了疾病的早诊早治时机。无痛胃镜虽然减轻了受检者在检查过程中的不适,但是存在一定的麻醉风险。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患者的比例不断增加。老年患者的主要生理特点是各脏器的退行性改变,机能细胞减少或萎缩,贮备能力和代偿应激能力低下,加上疾病本身以及还有可能同时伴发的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减弱,风险增大。老年人麻醉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高,高危患者病死率高。
    随着心脏介入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以及相关耗材的成本大幅下降,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植入了心脏支架。心脏支架虽然解决了患者心肌缺血的问题,却增加了术后患者的麻醉风险。在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前,麻醉医生要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化验结果评估麻醉风险。相当一部分心脏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过不了“麻醉风险评估关”。
    目前,一种舒适化的胃镜检查技术已经在临床上获得广泛认可,这就是磁控胶囊内镜。这项技术可以实现一颗胶囊轻松查胃。患者检查前,喝水吞服一颗胶囊胃镜,在检查床上躺15分钟左右,就能轻松完成一次舒适、安心、准确的胃镜检查。检查结束之后,胶囊会随肠道蠕动,通过大便排出体外。
    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具有许多优势:一次性使用、无交叉感染风险,不插管、无痛无创,无麻醉,无死角观察,胃肠联检。操作磁控胶囊内镜的体验如同科幻电影《奇妙的旅程》:医生借助体外操作系统,控制胶囊内镜在胃里“翻跟头、四处游走”,根据《磁控胶囊内镜系统医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的要求,按照胃底、贲门、胃体、胃角、胃窦、幽门的先后顺序,完成系统化、全方位的检查。由于能够灵活控制胶囊的姿态和角度,磁控胶囊内镜还能对重点部位和可疑病灶进行反复观察和重点拍摄。当磁控胶囊内镜完成胃腔检查后,会顺势进入小肠,此时它就不需要医生遥控操作了,又变成了小肠胶囊内镜,可以检查传统胃镜、结肠镜难以到达的小肠。
    人类的消化道分为上消化道(胃及十二指肠)、中消化道(小肠,有6米~7米长)和下消化道(结肠,又名大肠)。上消化道适合胃镜检查,下消化道适合结肠镜检查,而中消化道是胃镜、结肠镜都够不着的地方,怎么检查?胶囊内镜是首选。目前,由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药物的广泛使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病例越来越多。按照出血颜色判断出血部位:黑色是上消化道,又黑又红是中消化道,红色是下消化道。在临床上,抗凝药物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多集中在上消化道、中消化道,症状以“黑便”为主。与传统胶囊内镜(只查小肠不查胃)相比,磁控胶囊内镜检查范围涵盖上消化道、中消化道,是避免消化道出血漏诊的有效方法。
    磁控胶囊内镜适应证:
    磁控胶囊内镜适用于怀疑胃部疾病患者,包括健康管理(体检)和胃癌初步筛查,尤其适用于下列情况。
    1.需要进行胃镜检查,但不愿意接受或不能耐受胃镜(包括无痛胃镜)检查者。
    2.健康管理(体检)人群的胃部检查。
    3.胃癌初筛。
    4.检测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非甾体消炎药等)相关性胃肠道黏膜损伤。
    5.部分胃部病变的复查或监测随访,如胃底静脉曲张、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规范治疗后、胃息肉等。
    6.胃部分切除及内镜下微创治疗术后的复查随访。
    7.完成胃部检查后,尚可继续检查小肠,适应证参考《小肠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
    磁控胶囊内镜禁忌证:
    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禁忌证包括普通胶囊内镜和MRI(核磁共振)检查的禁忌证,参照《中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2014)》和《MRI检查技术专家共识(2016)》。
    1.绝对禁忌证:
    (1)无手术条件或拒绝接受任何腹部手术者(一旦胶囊滞留将无法通过手术取出)。
    (2)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但起搏器为新型MRI兼容性产品的情况除外。
    (3)体内植入电子耳蜗、磁性金属药物灌注泵、神经刺激器等电子装置,以及磁性金属异物。
    (4)妊娠期女性。
    2.相对禁忌证:
    (1)已知或怀疑胃肠道梗阻、狭窄及瘘管。
    (2)吞咽障碍者。
    相比传统电子胃镜,磁控胶囊内镜具有无痛、无创、不用麻醉的优点,为需要胃病检查和初筛的患者提供了舒适化新选择。对麻醉风险较高的人群,比如85岁以上患者、部分心脏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该技术甚至可以称为“不二选择”。另外,对于不明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尤其是“黑便”患者,磁控胶囊内镜检查范围覆盖上消化道、中消化道,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总之,磁控胶囊内镜具有“舒适查胃”“胃小肠联检”“规避麻醉风险”等技术优势。该技术很好地满足了高龄人群及疑似上消化道、中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胃镜检查需求。不足之处是,截至目前,该技术无法实现活组织检查,这给部分肿瘤的确诊带来了困难,医生只能感叹“只能看,不能判”。我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问题都能逐渐得到解决。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