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理念 让孩子不再害怕看病 河南省儿童医院 陈永凤
从郑州地铁5号线儿童医院站D出站口出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永远以孩子为先”七个大字。这一理念的提出,源于对儿童就医需求的重视,医院用“感同身受”下大力气整合人文文化元素,多措并举提升孩子就医体验感、舒适感、获得感,契合当前“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趋势。
医院引入去医化理念,以吉祥物大象“康康、乐乐”为主人公,打造一所“大象出没的儿童医院”,体现活泼、健康、温暖的视觉文化。院区内外随处可见深受孩子喜爱的动漫元素,兼具陆地、海洋、天空三大场景,通过梦幻城堡、海底世界、科幻太空等主题元素构建儿童健康乐园,为来院就诊的孩子建立美好的第一印象,减少孩子就医恐惧感。 医院院区设有大型游乐场,病区设有小型游乐室,通过“浸入式”游乐体验,促进患儿身心康复。病区还设图书阅览室,门诊设爱心书架和“小书吧”,组织院内院外捐赠图书、画册等,让患儿在治疗期间也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医院依托优质医疗资源成立河南省首家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涵盖全面的基础设施配置和充满想象力的装饰风格突显儿童特色,在确保专业的同时童趣十足,让孩子在“喜欢”的环境中接受一站式的健康体检服务。 医院趣味性设计在实际运用中,能达到传统药物所不能及的良好效果。“大象出没的儿童医院”用河南本土“象文化”呈现一个多元化的大象主题乐园,发挥“健康乐园”疗愈功能,满足儿童的玩乐天性,缓解就医紧张心理,从关注“儿童生命质量”提升到关注“儿童生命成长”的高度,在提升患儿就医体验感中让“永远以孩子为先”的理念更形象。 医院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以减少患儿恐惧、焦虑与疼痛感为目的,划分重要节点,形成舒适化管理体系。手术前的“玩偶陪伴”“童车自驾”,在玩乐中完成无痛镇静,兼具个性化与安全性,有效缓解紧张心理;手术中联合应用无痛措施、精细化管理,以及多模式精准安全措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手术后进入小儿加速康复外科无痛病房,多学科联合把控,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保障患儿安然度过围术期。 医院实行24小时穿刺能手值班制度,在省内率先开展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门诊穿刺,为患儿提供无痛舒适的穿刺服务。同时结合智能机器人、音乐早教机等辅助干预措施,分散患儿的注意力,让患儿在舒适体验中完成穿刺、换药,减少恐惧感。 医院成立无痛管理小组,为患儿提供个性化无痛护理。重症部门采用程序化镇痛镇静技术,让患儿的诊疗过程安全舒适;新生儿病区应用音乐疗法、鸟巢式护理等进行综合性疼痛管理;全院多途径创新人性化服务,通过卡通环境、人文关怀、音乐疗法等促进患儿身心健康。 医院从生理和心理角度出发兼顾患儿诊疗的全过程,减轻患儿的紧张、抗拒、畏惧心理,提升治疗配合度;同时,帮助家长缓解焦虑情绪和紧张心情,让医院文化变得有温度、有保障,在提升患儿就医舒适感中让“永远以孩子为先”的理念更具体。 医院开展“地面互动投影、宣教剧场、电台主持人进病房、讲红色故事”等特色服务,定期开展“我是小小医护员、医二代”等职业体验,以及“妈妈是超人、新生儿大讲堂”等健康科普活动,帮助患儿及家长拓展知识。 结合国际儿童节、国际护士节、中国医师节等重要节日,医院联合社会媒体策划开展“我是小画家、宝宝有个家”等主题绘画活动,组织木偶剧表演、小丑气球表演、童趣运动会、儿童营养餐等亲子活动,深受孩子和家长喜爱。 医院成立医务社工部,开展“美泰儿童关爱空间、陪伴姐姐、书香暖童儿童阅览室”等服务项目,在住院病区成立“新阳光病房学校”,邀请具有专业资质的老师和医务社工定期来医院开展绘画、手工、能力培养等特色课堂,为患儿提供关爱服务。 在医学知识不断更新发展的今天,医院持续探索创新,将人文关怀融入充满儿童元素的服务举措中,给患儿提供轻松舒适、展现自我和交流互动的平台,帮助他们减压、舒缓情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配合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提升患儿就医获得感中让“永远以孩子为先”的理念更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