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补肝肾益气升清治疗重症肌无力
辨证治疗脾胃病
单方验方
中药灌肠治疗外感热病
易被误诊的三叉神经痛
直接血管内给药的优势与方法
1
11 1 2020年6月3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药灌肠治疗外感热病
 


□陶黛芸 李丽英

   外感热病,根据其发病的传变规律,从伤寒六经或卫气营血辨证,运用中药煎剂灌肠,治疗患者2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住院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8例,单用中药治疗患者12例,其中男患者10例,女患者10例,年龄最大者为60岁,最小者为19岁。体温在39.5摄氏度~40.5摄氏度的患者5例,38摄氏度~39.5摄氏度的患者15例,经过灌肠治疗后,效果满意。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根据外感发热的传变规律,即表证——半表半里——里证,或卫——气——营——血,治疗采用3种处方,银翘散,小柴胡汤,白虎汤加减。
    灌肠方法:每剂中药浓煎约20毫升,过滤待温(34摄氏度~36摄氏度),按灌肠操作方法,先嘱患者排尿排便,以利于药物的吸收,垫高臀部10厘米,将细肛管插人肛门内10厘米~14厘米,缓慢注入药液,卧床休息30分钟~60分钟,尽量延长保留药液的时间,每天灌肠1次。体温超过39.5摄氏度以上的患者可以每天灌肠2次。
结 果
    疗效标准:痊愈,症状消失、体温降至正常,症状减轻、体湿降至37.5摄氏度~37摄氏度;无效,症状及体温无改变。
    经过该疗法治疗的20例患者中,中西医结合治疗8例,痊愈7例,好转1例;单纯中药灌肠12例中,痊愈9例,好转3例,无效1例(另经调治而愈)。
体 会
    外感热病,多由感受温热之邪所致,外邪上受,常先犯肺,肺主气属卫,卫气失于宣畅而见发热,盖肺与大肠为表里,肺气不宜,则腑气不得不行,采用中药灌肠有宣肺通腑泄热之效,外邪随之而解,高热自退。
    中药灌肠适用于外感热病,内伤发热效差,中药灌肠可克服中药味苦,以及高热患者不易接受或药后呕吐等缺点。西医对此类患者多采用输液加抗生素药物治疗,如配合中药灌肠可明显缩短发热病程,减少患者发热之痛苦。
    中药灌肠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具有收效快,无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的优点。
     (作者供职于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