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食疗预防春季温病
春季如何增强免疫力
春季如何养生
白扁豆莲子山药粥——健脾养胃
车前草
1
11 1 2020年3月31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春季如何养生
 

春季如何养生
□胡本先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一个生机盎然、万物更新的季节,也是人体生理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的季节。
    中医养生学认为,春季养生要注重四原则:养阳气,重养肝,防风湿,多活动。具体以五宜为主。
身体宜暖
    春季天气忽冷忽热,变化较大。不要减衣过快,以防外邪侵袭引发疾病。俗话说:“春捂秋冻,百病不生。”尤其是老年人应注意防寒保暖,多捂几天,以逐渐适应天气的变化。
    说起春捂,也是有讲究的,这是顺应阳气升发养生的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方。春捂得法,将会减少发病的机会。春捂的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把握时机:春捂的最佳时机,是在冷空气到来前24小时~48小时,预防在先,未雨绸缪。
    把握气温:15摄氏度是春捂的临界温度。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15摄氏度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当气温持续在15摄氏度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注意温差:昼夜温差大于8摄氏度是捂的信号。春季天气变化无常,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第二天则可能寒潮涌动,让你回味冬日的肃杀。因此,面对“孩儿脸”似的春季,要根据天气变化加减衣服。
    持续时间:7天~14天恰到好处。为了捂而穿的衣衫,随着气温的回升总要减下来,而减得太快,会出现“乍脱棉衣冻成病”。医学家发现,加衣御寒后,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高龄者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
饮食宜甘
    春季肝气亢盛,水旺克土,可致脾胃虚弱。中医认为,春季食味应少酸多甘,以养脾气。人们应适应季节,调养气机。老年人更应注意饮食调养,保持健康长寿。早春时节,天气仍较寒冷,老年人营养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食物外,可多选黄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补充能量。由于寒冷刺激可使体内蛋白质分解加速,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而致病,因此,早春期间还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质类食品,如奶类、蛋类、鱼虾类、鸡肉、牛肉和豆制品等。春季天气由寒变暖,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活力增强,易侵犯人体而致病,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的果蔬,以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春季又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应特别注意饮食卫生。
腿脚宜动
    春季风和日丽,生机盎然,应多进行户外活动,多锻炼,到山清水秀的郊外去春游,在花的世界、绿的海洋中欣赏大自然,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机体宜补
    由于春季生机旺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随之增多,特别是年老体弱、久病初愈和手术后血气大亏的人,应适当吃些滋补营养品或补药,大有好处。
旧病宜防
    春季阳气升发,最易引起旧病复发或加重。尤其是心脑血管病患者、高血压病患者和肝病患者,在生活上更要注意,千万不可粗心大意,放松警惕。
    老年人应乐观豁达,心情舒畅,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身心健康。
 (作者供职于陕西省岚皋县中医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