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食疗预防春季温病
春季如何增强免疫力
春季如何养生
白扁豆莲子山药粥——健脾养胃
车前草
1
11 1 2020年3月31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春季如何增强免疫力
 

春季如何增强免疫力
□董鹏飞 李伯群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免疫的重要性,也就是我们说的正气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增强免疫力呢?中医常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免疫力就是中医所说的正气,只要身体里面正气充足,外邪自然无法侵入。
    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为统一的整体。春季,万物萌动,生机勃发。春季与人对应的脏腑为肝,肝主升发,主疏泄,有梳理条达气机的作用,人们也就需要顺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从而改变具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使机体与自然界协调统一。

早起活动 舒展阳气
    春季的作息,讲究早睡早起,在太阳出来的时候,就该起来活动,才能让阳气得到舒展。慢走、跳广场舞、拍手掌、搓经络、做手指操等,都可以舒展筋骨,使气血畅通。
    动则生阳,运动了,气血流通了,阳气随之可以得到舒展,流转周身,则邪不可干。而运动带动阳气活跃,身体出汗之时,是肌肤毛孔开泄之际,邪气随汗而祛,但应注意防寒保暖。
广步于庭 升发阳气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部分人响应号召待在家里,足不出户,居家不动,长时间在家看电视、玩手机、玩电脑等,容易耗伤气血,以致阳气不足,不能运行周身,免疫力下降。
    古人提倡广步于庭,使阳气运行全身。这提醒我们,应到人少的地方晒晒太阳。要知道,明媚的阳光堪比治病良药,可以杀菌消毒,让人心情舒畅。
    我们可以在家里的阳台上或者到空旷的地方晒晒太阳,舒展筋骨,但不要到人群密集或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去晒太阳。要多晒背部,因为背部有统领人体阳气的督脉,晒背部可以很好地刺激这条经络的阳气运行,升发阳气,运行周身,使经络气血调畅,增强免疫力。
调养脾胃 升发阳气
    春季肝气当令,肝气旺,而酸可入肝,故食酸可充养肝气。春季肝气本身就较为旺盛,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如果在饮食上过于食酸,则“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因肝为木,脾为土,肝木克伐脾土,故过于食酸可损伤脾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气伤,则气血自然亏虚,免疫力下降。
    因此,春季饮食应注意少食酸味,可适当多食甘味之品,因甘入脾,可健脾胃,这样肝气以津,脾胃乃濡,身体自然也就处于健康的状态,正气充沛。
保持心情舒畅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春季气机升发,因此,我们需要顺应气机,切忌逆之。
    中医认为,春季在五行中属木,肝属木,春季朝气蓬勃,故在春季肝气最为旺盛。而肝为刚脏,主疏泄,肝气最不喜闭郁,因此,在春季调畅气机是非常重要的。要保持微笑、保持愉悦的心情,则肝的疏泄功能就正常,气血调和,肝气顺达,心情舒畅。
    春回大地,万物生长,阳春三月,欣欣向荣,自然使人心情舒畅。我们应顺应季节,早睡早起,天气好时出去晒晒太阳,适当运动,配合艾灸,拍经络,饮食调养,鼓舞和补养人体的阳气,从而增强自身免疫力,可使内邪无以生,外邪不可干,既可养生,又可减少疾病的困扰和侵袭。
    下面,我们为大家推荐两款春季养生粥。
枸杞桑葚粥
    材料:枸杞子10克,桑葚10克,山药10克,大枣5枚,大米100克。
    做法:先将山药、大枣、大米等熬制成粥;然后加入枸杞子、桑葚,煮5分钟,即可食用。每天都可服用,建议早上服用。
    功效:健脾益肾,补气养血。
茵陈清热粥
    材料:鲜茵陈若干,粳米适量。
    做法:鲜茵陈洗净,浸泡10分钟,大米煮至七成熟时,将茵陈切碎放入,再一起煮熟。吃之前,可加少许蜂蜜调味。
    功效:清热利胆,保护肝脏。还可以消炎、降压、降脂,祛除肝胆湿热引起的皮肤瘙痒。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