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权
2020年2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文,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 清肺排毒汤的组成: 麻黄9克,炙甘草9克,杏仁9克,生石膏15克~30克,桂枝9克,泽泻9克,猪苓9克,白术9克,茯苓15克,柴胡16克,黄芩6克,姜半夏9克,生姜9克,紫菀9克,冬花9克,射干9克,细辛6克,山药15克,枳实6克,陈皮6克,藿香9克。 使用传统中药饮片,水煎服,每天1剂,分早、晚2次(饭后40分钟)温服。 如有条件,每剂药服用后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多服至1碗。 此方由麻杏石甘汤、五苓散、小柴胡汤、射干麻黄汤、二陈汤化裁而来,方中有几个组合:第一组为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柴胡、姜半夏、藿香,针对风寒表证;第二组为除湿化痰饮药,猪苓、茯苓、泽泻、半夏、细辛、陈皮、白术、紫菀、冬花,针对痰饮之里证;第三组为清热类,射干、黄芩、石膏,偏于清肺经热邪;第四组中枳实、杏仁通降肺气;第五组为扶正健脾胃药,山药、炙甘草、大米粥,补脾胃,养津液,扶正气。 此方的确是好方,因为此方外散风寒,内化痰湿,兼以清热,还可扶正,确实对应大部分患者。同时,此方攻补兼施,寒温并用,既可解表,又可和里,药性平和,疗效确切。 针对此方,笔者想谈谈对辨证的理解。 初起恶寒、身痛,无汗,果断用麻黄汤或葛根汤,可快速截断病情;恶寒,无汗或有汗,咳喘,烦躁口干,外寒内热,首选麻杏石甘汤;恶寒,咽痒,阵发性咳嗽,吐白泡沫痰或白清稀痰,外寒内饮,选小青龙汤或射干麻黄汤;舌苔白腻,痰多,痰湿为患,加二陈汤;痰黄稠不易咯出,胸闷痛者,合用小陷胸汤;舌暗,伴痰黏腻,加千金苇茎汤、桔梗甘草汤,并常与小陷胸汤、麻杏石甘汤形成组合,对应外有怕冷、身困之表寒证,内有咯痰黄稠,咯吐不利,胸闷之痰热瘀证;发热不退,口干苦,食欲差,可合小柴胡加石膏;如伴大便秘结,应用宣白承气汤;如病久伤阴,舌红无苔,应用麦门冬汤、生脉饮;如出现心力衰竭,肺中积水,不会平卧,喉中痰鸣,真武汤、四逆汤、小青龙汤合方,强心利水;如病至后期,身极无力,脉沉微,四逆汤、参附汤,当用则用。 (作者供职于偃师市高龙镇石牛村集体卫生室乡村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