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六版:乡村视角
 上一版    下一版  
我有信心护佑村民的健康
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从ICU里走出来的“时代先锋”
新县启动“安全用药月”活动
原阳县人民医院完成一例腹腔巨大肿瘤切除术
确山县人民医院成为国家级示范防治卒中中心
温县人民医院为患者成功修补破裂脑硬膜
如何消除治疗房颤的误区
孙继辉:乡村医生中的佼佼者
中国人寿为驻村第一书记保驾护航
1
11 1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从ICU里走出来的“时代先锋”
 

从ICU里走出来的“时代先锋”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李德伟 文/图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ICU(重症监护室),冰冷得让人有点儿害怕的名字,你却用精湛的医技、无私的大爱让其有了生命的温度。你是绝望眼神中的一抹希望,你是温暖心头的一抹阳光,医者仁心,砥砺前行,在你前行的背后,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和感激的泪花。”——这是不久前在新安县举行的“时代先锋”颁奖会,给新安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宏贤颁奖词中的一段话。
他们让ICU有着春天般的温暖
    2018年腊月的一天深夜,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把王宏贤从睡梦中惊醒。值班医生打电话说:“王主任,快来急诊科,我们正在抢救一个重症患者……”王宏贤迅速起床,顶着凛冽的寒风跑到医院,看到急诊科的医生正在抢救患者(做胸外心脏按压)。原来是一位20多岁的年轻女性突然出现抽搐、意识丧失,其家人立即带她来到该院治疗。
    王宏贤迅速投入抢救中。数分钟后,患者终于有了不规则心跳,但非常烦躁、呼吸困难、口鼻中流出大量粉红色泡沫。该院急诊医生已经与洛阳市的医院联系上,正在与患者家属沟通:是让救护车来接还是我们开车送患者呢?患者家属紧张得六神无主。王宏贤经过综合分析,果断对患者家属和其他医生说:“接送患者,路上风险太大,会耽误最佳抢救时机。现在,我们应该将患者立即转入ICU,给予镇痛镇静、应用呼吸机。”患者家属同意王宏贤的意见。患者被转入ICU后,王宏贤带领团队寸步不离患者,认真观察、分析、处理每个细小变化。两天两夜后,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在新安县人民医院,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自ICU成立至今,王宏贤带领团队成功抢救了大量疑难危重患者,在社会上赢得了好口碑,被患者和家属称为危重患者的“大救星”。同事们对王宏贤说:“你是我们的主心骨。只要你在,遇到多么复杂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只要你在,我们心里踏实,患者家属放心!”
    抗击“非典”时,他的“遗书”曾登在报纸上
    记者了解到,1995年,32岁的王宏贤曾被管理部门选派担任领队赴柬埔寨医院工作一年。在柬埔寨工作期间,他的父亲因患脑梗死住院,他的妻子担心影响他的工作,一直瞒着他。当他回来后,看见表情呆滞、反应迟钝的父亲时,伤心地流下了眼泪。他父亲常常教育他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要以事业为重。他愧对父亲,却没有辜负父亲的殷切期望。
    2003年,“非典”突袭,面对全县唯一一位疑似患者,王宏贤主动申请对其零距离救治。他的妻子担忧地说:“现在,你的年龄大了,曾为医院的发展奋斗过,干事情要多想想后果,不要冲动。”王宏贤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面对疫情暴发瞻前顾后,我感到羞愧。如果发生意外,我甘愿承担后果!”
    在“非典”期间,每天面对“非典”病房,王宏贤时常与患者谈心、宣传预防疾病的知识;仔细检查、精心治疗,并坚持写日记。他说:“我坚持写日记,既是对非典疫情的总结,又是对家人的嘱咐。如果发生意外情况,日记就是我的遗书。”他的日记当时被《洛阳日报》刊发,他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精神感动了他的同事,增强了全县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战胜“非典”的信心。他本人被洛阳市委、市政府授予抗击“非典”先进个人荣誉。
    “救死扶伤吾所愿,淬火磨砺志愈坚!”王宏贤说,当一名医生,需要用无私大爱诠释勇担使命的新时代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身上的白大褂,无愧于患者生命的重托。王宏贤,我们向你致敬!

王宏贤为患者讲解防病知识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