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七版:诊治参考
 上一版    下一版  
心脏瓣膜病的诊断与治疗
寻医问药
如何辨别脑梗死与多发性硬化
冬季谨防抑郁症侵袭
冬天用热水洗脚,您真的做对了吗
1
11 1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冬天用热水洗脚,您真的做对了吗
 


□李玉英

   近几日,安阳地区医院血管科(介入中心)收治了几位双足疼痛、足趾坏死的老年患者,均为热水泡脚后出现足趾疼痛、麻木,其中1例患者因此诱发了感染,从大腿处进行了截肢手术。马上过年了,如何预防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至关重要。
    之所以发生上述的悲剧,主要原因是群众没有对腿或脚缺血有科学的认识。目前,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内平均年龄已达77岁以上,伴随而来的就是老年人血管的硬化问题。心脏血管硬化可以引起冠心病,出现心口疼;脑血管硬化可以出现脑梗死,或偏瘫,导致不能行走。同样,腿上的血管如果出现硬化,会引起下肢缺血,出现走路后酸沉,休息后好转,再次活动后又酸沉,这种现象就叫作间歇性跛行。
    为什么下肢(腿)动脉硬化的老年人要谨慎用热水泡脚呢?这主要是因为双足在浸泡热水后,局部温度升高,代谢会增快,代谢所产生的废物需要血液帮助带走,若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会造成足部供血不足,不但难以将代谢物质带走,还会使局部产生无氧代谢、乳酸等蓄积,使足趾产生疼痛,加速足趾缺血、缺氧,诱发足趾缺血坏死的发生。
    此外,对于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会造成全身周围神经、微循环和血管病变,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足部皮肤感觉异常,肌肉萎缩,皮肤干燥和汗液分泌异常,使足部的防御功能下降;血管、微循环病变导致足部的血液供应减少,足部的各组织营养变差,对温度的感觉变迟钝。
    总结一下,若老年人有以下特点及症状,就要注意该类疾病的发生。
    一、年龄大于75岁。
    二、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病史。
    三、双腿出现活动后酸沉、无力,休息后好转。
    四、双足皮温低(发凉),特别是晚上,需要比正常人多穿袜子或穿加厚的棉鞋等。
    五、双足疼痛难忍,夜间难以入睡。
    六、脚趾出现破口,难以愈合。
    适不适合热水泡脚,最好由专业的血管科医生把关,最简单的办法是观察两脚温度是否低,两脚温度是否一样。若两只脚温度不一样。要引起重视,温度低的那只脚多有血管病变。
    如果不便于去医院进行检查,且双脚已有发凉或两脚温度不一样,在洗脚时应以一只手伸入水中不感到热为度。笔者建议,应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检查。
     (作者供职于安阳地区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