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石足部反射疗法是在足部反射区施以砭法,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气血、脏腑,从而达到预防和诊治目的一种外治疗法,也是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之一。
中国是足疗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几千年前便有了关于足部按摩的记载。据考证,足疗与针灸在我国为“同根生”之疗法。《黄帝内经·足心篇》有“观趾法”的记载;隋朝高僧所撰的《摩诃止观》有“意守足”的记载,常擦足心,能治多种疾病;神医华佗的《华佗秘笈》有“足心道”的记载;司马迁的《史记》有“俞跗用足治病”等记载,可见足疗在古代非常流行,且效果显著。 足疗自唐代传入日本、朝鲜,元代以后传入欧洲。后因封建礼教等原因影响了该疗法的发展,特别是清末年间外国列强的掠夺以及我国多年的战乱,使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一度在国内“销声匿迹”,几乎失传。1990年4月,在北京举行了全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讨会,同年12月原卫生部(现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批复同意成立“中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究会”,并指出足部反射疗法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显著、无副作用的防病治病保健疗法,尤其对中老年人保健更有现实意义。
经络学说 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阴跷脉、阳跷脉和阳维脉的循行均经过足部。应用足部反射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从而防治疾病。 足全息学说 足是一个全息胚,它包含的反射区对应于全身的各个器官,刺激足部相应的反射区,可以达到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砭石的作用 中医认为,上品砭石具有安神、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如泗滨砭石。利用现代医学手段检测发现,泗滨砭石可以发出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射线和超声波脉冲,具有促进微循环和新陈代谢的作用,相当于远红外治疗仪和超声波治疗仪。 砭石主要适用于一些功能性疾病和慢性病的治疗及预防,如中风后失眠、便秘、神经衰弱、高血压病、低血压病、面瘫、中风后遗症、阿尔茨海默病、眩晕、神经性头痛等。
 注意事项 1.按摩前先检查心脏反射区,以确定用力标准。 2.空腹、饭前30分钟~60分钟不进行按摩。 3.在准备做足部按摩时,需饮热水300毫升~500毫升(肾病患者忌超过150毫升),以加强毒素排出。 4.按摩后注意双足保温。 禁忌证 1.各种出血性疾病。 2.急危重症患者,如脑血管疾病急性期或者有严重的心、肝、肾疾病的患者等。 3.妊娠期、女性月经期经量多者。 4.足部皮肤溃破、创伤、骨折者。
(文图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