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专版
 
第六版:乡村视角
 上一版    下一版  
从一间民房到标准化卫生室
我的全科之路扬帆起航
“我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如一”
温县人民医院成功实施单孔腹腔镜手术
确山县人民医院成功救治多例胸痛患者
省督导组到召陵区开展“两筛”质控检查
虞城县启动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
濮阳市退休老干部豫剧协会
中国人寿叶县支公司为社会保险报销后的剩余费用“兜底”
中国人寿快速理赔暖了客户心
1
11 1 2019年12月12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我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如一”
 

“我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如一”
本报记者 朱晓娟 通讯员 朱海鸥 文/图

   在巩义市芝田镇八陵村,说起曹桂芳的名字,妇孺皆知。平日里,村民感到身体不适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找曹桂芳看病。作为一位行医40余年的乡村医生,曹桂芳兢兢业业,对待患者热情、周到,由于治病效果好,得到了村民的信任与称赞。
    2019年10月的一天,记者见到曹桂芳时,她正在芝田镇八陵村卫生室坐诊。刚到上班时间,她的诊室内已坐满了就诊的患者。“由于治病效果好,我与孩子经常找曹医生看病。她处处为我们考虑,治疗费不高,治病效果好。孩子感冒发热时,我们都会来这儿治疗,因为相信曹医生的医德医术。”带着孩子来看病的李女士说,为了找曹桂芳看病,他们一大早从西村赶过来。“每次患病,我们都找曹医生治疗。曹医生总会想尽一切办法为我们治好病,并提供其他帮助。一些老年人行动不方便,曹医生不管多么繁忙,都会定期提供上门诊疗服务。她对待我们像亲人一样,像我们的私人医生。”村民曹克通、张耀先说。
    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保障父老乡亲的身体健康,是曹桂芳一生的追求。“以往,农村缺医少药,老百姓患了病只能硬撑着,听天由命。凭着年轻人的一股冲劲儿,我下定决心学习医学知识与诊疗技术,逐渐能够为村民治疗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曹桂芳告诉记者,凭着这种信念,从15岁起,她开始跟随母亲为村民治病,走上了漫漫行医路。
    1978年,曹桂芳被芝田镇八陵村卫生室聘为乡村医生。面对一些多发病和疑难疾病,如何在节省医药费的基础上,提高治病效果呢?于是,她努力学习医学知识与诊疗技能,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白天,来就诊的患者比较多,诊疗业务繁忙,曹桂芳就利用零碎的空闲时间学习。“视、触、叩、听”是她长期坚持的诊疗习惯,一年365天,她的口袋里总是装着小电筒、棉签、听诊器等,这对于她来说,就是诊断疾病的“武器”。有时下班后,她还会提供免费测量血压、建立健康档案等服务。
    有一段时间,为了做好村里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和城乡妇女“两癌”(乳腺癌和宫颈癌)普查工作,曹桂芳每天5时起床,23时回到家;挨家挨户讲解防病知识与国家的扶持政策,风雨无阻;遇到不太配合的村民,她还要多次上门讲解;有一些老年人的儿女不在家,曹桂芳就带他们坐车去体检。最终,八陵村的体检率达到100%。村民体检后,曹桂芳要把体检信息录入电脑,当剩下100多份体检信息未完成时,因积劳成疾,曹桂芳的右腿不能走路了。无奈之下,她来到巩义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待病情稍微好转,她就把剩余的100多份体检信息录入电脑。
    现年56岁的曹桂芳患糖尿病18年了,在工作中,她随时带着降糖药品、馍、水、糖果,以备不时之需。即便如此,她也多次晕倒在随访的路上与群众家中。家人强烈要求曹桂芳休息,但是八陵村父老乡亲的身体健康是她心头最大的事情。曹桂芳说:“我出生在八陵村,在八陵村长大,对村民有深厚的感情。为村民提供诊疗服务,我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如一。”

曹桂芳在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