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跃武:艾防路上,托举起希望 本报记者 杨 须 通讯员 聂玉刚
人物名片 程跃武,河南省儿童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专家组成员,驻马店市艾滋病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上蔡县艾滋病救治专家组组长;多次获得省级、市级、县级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并参与了“十二五”及“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儿童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研究课题及其他多项艾滋病研究课题。
上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程跃武,自2001年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至今。 18年来,程跃武身兼数职,既是救治专家又是管理人员,很多时候还是“红娘”。他始终关注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疾病的控制、身体的健康,甚至成家立业。他用爱心,托举起一份份希望。 在当地的许多街道和村镇,人们都能看到程跃武忙碌的身影:发放药品、宣传资料、安全套,向群众讲解艾防常识等。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该县艾滋病单阳家庭阳转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达98.75%;患者病死率由2004年的5.3%下降到2019年的1.6%,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送药,风雨无阻
2002年,在北京参加完全国首批艾滋病临床医师进修学习班后,程跃武才真正知道了什么是艾滋病。 当时,群众对于艾滋病的认识还仅限于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传染病,一旦感染了,就会直面死亡,很可怕。 就在那一年8月,国家为上蔡县下拨了100人份半年量的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为了确保治疗质量,本着科学合理使用的原则,程跃武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驻马店市卫生局(现为驻马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科等相关负责人一道,就该批抗病毒药物的发放进行了认真规划:在文楼等村筛选出符合治疗条件的患者纳入早期的治疗管理范围。由程跃武带领治疗组医生坚持每3天送药1次,每次送药都做详细的病程记录和依从性教育。 2003年1月30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国家又给上蔡县下拨了一批抗病毒药物,这让程跃武激动得一晚上没睡好。次日天刚亮,他就和上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乘坐租来的车去郑州拉药。当抗病毒药物拉回到上蔡时,已是次日傍晚,除夕的鞭炮声此起彼伏。 为了方便每周送药,程跃武把治疗组的9个人分成3个小组,配备了3辆送药车。当年雨水较多,半年多时间雨几乎没停过。通往村里的路大都是泥巴路,又经农用车辆反复碾压,路上有很多很深的泥坑,送药车常陷进泥坑里出不来,得有人推车;有时车辆陷得深,他们还得租农用四轮车牵拉。 有一次,程跃武到邵店乡送药,离目的地约一公里时,送药车陷进泥坑。程跃武就下来推车,车推过去了,程跃武脸上、身上却溅得像个泥人。 到杨屯乡送药时,由于路况太差,程跃武带着药坐在用农用四轮车车头拉着的木架子车上,因颠簸得厉害,他几次差点儿掉下来,裤子也被刮破了。 在另一次送药途中,由于连日降雨,根本看不见路,程跃武就扛着药箱深一脚浅一脚摸索着往前走。突然,他一脚踩空,但他在摔倒的瞬间举起了药箱,药没进水,他的手机却掉进了水里,且全身湿透。
管理,尽心尽力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只要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并不影响日常的工作、生活。因此,程跃武认为督导感染者按时服药非常重要,自己苦点儿、累点儿都要坚持。 2005年,10岁的艾滋病患儿李某,当时CD4+T淋巴细胞50个,且并发多种疾病,身体十分虚弱。将患儿纳入抗病毒治疗管理范围后,程跃武悉心辅导其服药,并积极处理并发症。李某服药一年后,免疫力大幅提升,身体状况大为好转,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几个月后,程跃武发现,李某虽能够按时接受体检随访、领取抗病毒药物,但经检测,李某的免疫力却在下降,病毒载量由服药后的检测不到,又出现反弹。后来,李某的免疫力降到25,全身出现了皮疹,经常感冒,体质极差。 这让程跃武很是疑惑。按照常理,患者服药时间较短,不会耐药,治疗效果应该会很好。此外,每次发药进行依从性教育时,李某也很配合。到底出现了什么情况? 于是,家访时,程跃武格外留意。有一次,他在李某的枕头下面翻出几袋抗病毒药物,根据药物的数量推算,孩子应该好久没服药了。 经了解,程跃武这才知道,李某因父亲去世,被再婚的母亲接走抚养,但母亲对其服药不关心。于是,程跃武赶紧联系李某的母亲,经过耐心沟通,了解了李某在家的状态。程跃武给她分析了李某可能存在的心理:“孩子应该是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关心,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才觉得一切都无所谓。希望你在家能多给孩子一些关心和呵护。” 李某的母亲很快改变了原来的态度,给予其足够的关爱。程跃武又请了专业的心理医生给李某做心理疏导;因其上学服药不方便,程跃武就私下与老师沟通给予便利条件,保护其自尊心。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李某变得乐观向上,服药规律。 现在的李某已经25岁了,身体发育很好。程跃武还为他牵线,在自己治疗的患者中给他介绍了个女朋友。现在俩人已经结婚,孩子3岁。通过母婴阻断,孩子未感染艾滋病病毒,非常健康。
督导,殚精竭虑
实际上,类似李某这样服药依从性出现反复的患者有不少人。还有一些患者经过治疗身体状况好转后,忙于干农活就会忘记服药……为了确保疗效,程跃武就和当时郭屯村的乡村医生商量,以该村为试点,借鉴结核病督导服药模式,督导艾滋病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 2003年8月,直视下抗病毒治疗督导服药模式在郭屯村开启。通过督导服药,提高了患者服药依从性,增强了治疗效果。当年年底,郭屯村接受治疗的感染者,制作了一面锦旗送到了上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点名让程跃武来接锦旗。 2004年7月,在总结郭屯村治疗经验的基础上,该督导服药管理模式在全县范围推广。上蔡县还实行分级管理机制,并制定了《上蔡县HIV/AIDS分级管理方案(试行)》(HIV/AIDS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 2005年,上蔡县成为国家第一批儿童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试点地区。程跃武带领两名临床医生把全县自愿参加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儿纳入治疗管理范围。 由于督导到位、管理精细,如今,这些孩子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参加了工作。其中,患儿经抗病毒治疗成年后,在程跃武介绍下结婚的就有12对,有9对已生育,并通过母婴阻断无一例感染。这一成果,在“十二五”课题专家汇报会上,得到课题评审专家的一致称赞。 在艾防科工作了18年的程跃武发现,很多人明明知道发生高危行为可能会感染,却不改变自己的行为。程跃武提醒:“只要有高危行为,危险的性接触,就会增加艾滋病传播的机会。” 在他看来,在当前,遏止艾滋病的最有效途径是宣传——应该让人们正确认识艾滋病,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以减少艾滋病的发病率。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程跃武常深入基层,宣传艾滋病传播途径、流行特点、防护知识,使群众了解艾滋病的基本防治知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预防控制工作;并号召大家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