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史 尧 通讯员 邢永田
出生仅4个月的女婴被查出患有重症法洛四联症。面对这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传统开胸手术创伤较大,国际领先的微创术式仍有不足,怎么办? 近日,华中阜外医院儿童心脏中心专家大胆创新,对国际上领先的“经皮肺动脉瓣扩张+右心室流出道支架术”进行改进,术后孩子氧饱和度从70%上升至90%,效果令人惊喜。 小蕊蕊来自许昌市,今年7月初,她的出生让一家人开心无比。当全家人还沉浸在幸福当中时,小蕊蕊在一次哭闹中,突然出现口唇青紫、喘不过气的症状。 家人连忙带着孩子前往当地医院就诊,经过诊断,孩子患有重症法洛四联症。“这是一种严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开胸手术,请尽快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当地医生给出了明确建议。 经过多方打听,父母抱着小蕊蕊来到华中阜外医院,找到了儿童心脏中心三病区主任李群。仔细查看了患儿信息后,李群认为孩子肺血管发育不良,氧饱和度低,必须尽快通过手术解决孩子低氧的问题,慢慢促进肺血管发育,为二期手术根治打好基础。 但是,李群遇到了一个难题。传统手术是开胸行分流手术,或者体外循环下右心室流出道扩大术,这对仅有几个月大的孩子来说,手术风险大,且第一次手术造成胸腔粘连后,将会大大增加二次手术的难度和风险。 “有一种微创的术式——经皮肺动脉瓣扩张+右心室流出道支架术,能够解除右心室流出道梗阻,缓解孩子的症状。”李群想起国外权威学术期刊的相关报道,该技术避免了开胸,创伤很小,不会引起胸腔粘连,不影响二次矫正手术的顺利进行。 “这种右心室流出道支架植入技术在国外已经开展,国内却鲜有报道。”李群说。 但是,国外技术是右心室流出道支架直接跨过肺动脉瓣,容易造成肺动脉瓣损伤,二次矫正手术难以利用,导致术后肺动脉瓣返流。而肺动脉瓣返流,恰好是影响法洛四联症远期效果的主要因素。 针对这样棘手的难题,李群翻阅大量文献资料,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技术改进设想:通过微创的方法行“经皮肺动脉瓣扩张+右心室流出道支架术”,保留肺动脉瓣的功能,二期矫正术后有望减轻或防止肺动脉瓣返流。 经过严格的术前检查准备,李群团队充分论证了手术可行性、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并邀请该院结构性心脏病病区副主任韩宇博士、儿童心脏中心宋书波博士、张伟涛医师为孩子共同实施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 专家们在狭窄的右心室流出道放入一个支架,释放完成后孩子的血氧饱和度即刻得到改善。手术效果令人惊喜,孩子的血氧饱和度达到90%,狭窄处的血流速度也很快降到正常水平。 “该术式对国际领先技术进行了改良,为法洛四联症的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对提高先心病的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李群说。 在医务人员的精心呵护下,小蕊蕊已经康复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