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三版:洛阳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读书心得分享会展现精读成果
他们用16小时书写了生命奇迹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获评优秀
孟津县妇幼保健院孕妇学校讲师李渝参加省级大赛获殊荣
平衡理论是平乐正骨学术思想体系的“纲”
1
11 1 2019年9月12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他们用16小时书写了生命奇迹
 

他们用16小时书写了生命奇迹
——洛阳市中心医院心外科手术室一瞥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高 鸽  张伊婷

   在无数人安然入梦的深夜,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清醒着,却没有去欣赏城市璀璨的灯火,而是坚守在医院,坚守在手术室,守护着一城人的生命与安康。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洛阳市中心医院一群医务人员的故事。
    49岁的李先生,在2015年曾因心脏疾病接受过手术。4年间,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李先生虽屡感不适却一直未及时治疗。今年8月23日,李先生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加剧,实在无法忍受,便来到洛阳市中心医院就诊。CT检查结果显示:Ⅰ型主动脉夹层,需要立即进行急诊手术。
    时间就是生命!洛阳市中心医院立即为李先生开放绿色通道,医务人员将其收入CSICU(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并行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血管活性药物等生命支持……此刻,该院心外科主任陈兴澎刚从手术台上下来,还未喝上一口水,就和医生朱贵军等一起投入到急诊手术的战斗中。
    由于该患者是二次手术,二次开胸的风险和难度非常大,大家准备着手术用品、开放静脉通路、打开无影灯、消毒铺巾……一切都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术中,医务人员将患者粘连严重的心包剥茧般小心翼翼层层打开,进行脑氧监测,建立体外循环,进行心肌保护、双侧脑灌注……时间已是凌晨,手术间的绿衣战士们依然坚守在手术台上。从日落到日出,经历了漫长的16小时,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
    就在进行钢丝固定胸骨的时候,朱贵军突感腰腹部一阵剧烈疼痛。第一助手看到他神色不对,说道:“你脸色苍白,不停地冒汗,休息一下吧,我来!”“没事,肾结石发作了,我能坚持。”朱贵军强忍着绞痛完成手术最后的步骤,直至患者安全返回监护室。此时的朱贵军蜷缩成一团,眉头紧皱,汗如雨下,在同事的陪同下紧急注射了止疼针,并做了腹部超声检查……“当时没想那么多,手术台上患者的安危是最重要的!”朱贵军躺在病床上微笑着说。那个在手术间,用16小时书写了生命奇迹的他,此时也成了患者。
    洛阳市中心医院负责人感慨地说,在该院凌晨三四点的心外科手术室,别人安然入梦的时候,这些生命的卫士依然奋斗在一线,尽力为每个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手术保障。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是他们不变的初心,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是他们铭记的使命,这是对该院心外科陈兴澎团队的最好解读,也是对医者仁心的最好诠释。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