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八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王艳蕊的平凡与不平凡
秋蚊传播疾病更猖獗
每周一练(传染病的流行过程、预防与控制)
足跟痛的治疗方法
胰岛素泵适合哪种糖尿病患者
1
11 1 2019年9月5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每周一练(传染病的流行过程、预防与控制)
 

每周一练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预防与控制)

   一、构成传染过程必须具备的因素是
    A.病原体、易感机体
    B.寄生虫、中间宿主及终末宿主
    C.病人、污染物、易感者
    D.微生物、媒介及宿主
    E.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二、下面哪个因素会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A.计划免疫
    B.新生儿增加
    C.易感人口迁入
    D.免疫人口死亡
    E.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
    三、为了预防的目的,降低人群易感性主要通过
    A.继发免疫
    B.隐性感染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病原体的变异
    E.免疫人群移入
    四、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是
    A.病原体、人体和环境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病原体、感菌动物
    D.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E.病原体和环境
    五、导致传染病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是
    A.隐性感染
    B.新生儿增加
    C.免疫力消退
    D.免疫力人口死亡
    E.易感人口迁入
    六、以下哪项不是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的条件
    A.传染源被移走或不再排出病原体
    B.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被证明未受感染
    C.传染源排于外环境中的病原体被消灭
    D.传染源已完全治愈
    E.以上均不是
    七、疫源地消灭的条件是
    A.传染源被移走
    B.外环境中的病原体已经被彻底清除
    C.全部易感者经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观察均未发病或感染
    D.A+B+C
    E.上述均错
    八、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所能波及的范围称为
    A.疫点
    B.自然疫源地
    C.疫源地
    D.疫区
    E.传染区
    九、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是
    A.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及地理、气候等
    B.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C.自然环境的温度及温度
    D.经济条件的好坏
    E.文化水平的高低
    十、属于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自然因素是
    A.文化水平
    B.生活水平
    C.人口移动
    D.气候变化
    E.卫生习惯
    十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下列疾病中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是
    A.麻疹
    B.血吸虫
    C.肺炭疽
    D.登革热
    E.黑热病
    十二、我国规定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在农村最多不超过
    A.1小时
    B.2小时
    C.8小时
    D.12小时
    E.10小时
    十三、某村医发现1例疑似风疹病例,但该村卫生室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该村医填写好传染病报告卡后正确的做法是
    A.只需将传染病报告卡存档备查
    B.等以后有网络直报条件再报告
    C.无条件就不需要网络直报
    D.传染病报告卡传真或者送至属地乡镇卫生院代报
    E.让家属带传染病报告卡去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答案见下期本版)

上期(8月29日)答案
一、D    二、A    三、B    四、C
五、A    六、C    七、D    八、A
九、E    十、B    十一、D    十二、D
十三、B    十四、A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