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许昌市中医院推出中医护理进病房活动
如何防治肘管综合征
方城县强化中医药管理
南阳市中医院强力打造中医人才高地
三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让大出血产妇转危为安
河南公布2018年健康促进医院名单
偃师市中医院2019年首期健康大讲堂开讲
流动眼科手术车为眼病患者带来光明
1
11 1 2019年3月5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如何防治肘管综合征
 

   肘管综合征又称肘尺管综合征,是指尺神经在肘管内受到慢性压迫或牵引而引起的以手部肌肉萎缩无力及手尺侧麻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尺神经进行性损害,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疾病,仅次于腕管综合征,常见于青壮年人群,也发生于老年人群。
    肘管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为:小指和环状的尺侧半麻木迟钝,肘关节和前臂内侧灼痛;夹纸试验呈阳性,环小指不能做并指和分指动作;严重者可有“爪形手”畸形。
诊断方法
    1.患者主诉通常包括小指和环指感觉异常和麻木,肘关节和前臂内侧灼痛等。
    2.肘管处或近端神经走行路线上Tinel征(叩击神经损伤或神经损害的部位或其远侧,而出现其支配皮区的放电样麻痛感或蚁走感,代表神经再生的水平或神经损害的部位)阳性。
    3.诱发试验。肘关节屈曲时,指压肘管内或其近端尺神经诱发症状出现或加重视为阳性表现。很多患者在神经压迫早期并没有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表现,需要进行诱发试验。
    4.肌电图检查。因为早期电诊断检查多无阳性结果,因此,诊断依赖临床检查结果。
    5.彩超检查。彩超检查可以明确尺神经卡压的部位,肘管内有无肿物占位等。
    缺血或机械性压迫,肘关节反复屈伸、创伤后瘢痕、异位肌肉或直接压迫等,肘关节周围骨折本身或与之相关的手术都可能造成尺神经急性损伤,并引起症状,尺神经半脱位也可能引起肘管综合征。肘关节屈曲时,肘管内容积减小,内压增加。
治疗方法
    肘管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肘管综合征通常可以选择保守治疗。避免肘关节屈曲或增加尺神经内压力的动作,包括操纵方向盘、长时间打电话等。这种姿势调整可能需要持续几个月时间才能缓解症状;少数情况下,需要手术缓解症状。但是,手术后不满意度要高于腕管综合征患者;同时,手术失败后,造成的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要慎重选择。
    减少肘关节屈曲角度和尺神经承受的直接压力可以缓解轻中度尺神经压迫所引起的症状。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是夜间佩戴支具,将肘关节固定于伸直位。但是,传统的坚硬支具常因患者不适、依从性差而效果不佳。松软的肘关节垫可以保护尺神经,使之避免受到直接压迫,可以全天佩戴。在腕关节和手关节活动时,尺神经可能在尺侧屈腕肌尺骨头和肱骨头之间受到压迫,因此,医务人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特殊的牵拉和神经滑动练习。
    对于轻度肘管综合征患者,保守治疗2~4个月后,即可有效缓解症状。肘管处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是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如果传导速度值超过40秒/小时,则选择保守治疗,至少2个月;如果疗效不佳,或开始时传导速度低于40秒/小时,就要考虑选择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肘管综合征有多种治疗方法,包括单纯松解术、内上髁切除术及尺神经皮下、肌下、肌间或经肌肉前移术等。但是,这恰恰也说明了肘管综合征的治疗比较复杂,疗效欠佳。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方面尚存争议。
    制定手术治疗方法时,应结合肘管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在肘关节处,尺神经位置浅,这使其容易受到机械压迫,而走行于内上髁后方这一特点,决定了在肘关节屈曲时尺神经不可避免地受到牵拉,肘管内压力增加。理论上讲,只有前移术可以有效缓解屈曲位时尺神经所承受的张力。国内外研究表明,对于进展期的严重肘管综合征,单纯减压术很难有效,保守治疗后复发率最高。对于中度的神经压迫患者,肌下前移效果最好;对于重度神经压迫患者,术后效果均不佳。有学者建议,对于轻度和中度神经压迫患者,首选单纯减压;对于重度神经压迫或存在尺神经半脱位等情况的患者,则要选择皮下前移术。
    如果选择了原位减压术,效果不佳,再进行其他手术时,因局部瘢痕形成,手术难度増大。因此,不建议选择原位减压术。在神经松解减压的同时,进行尺神经前置,疗效还是满意的。

个人简介

   赵治伟,手外、显微骨科主任,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特约编委,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中南六省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手外、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手外科医师分会常委,河南省医学会神经修复学分会委员。
    赵治伟擅长骨髓炎、骨与皮肤缺损的修复重建,腕部顽固性疼痛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