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二版: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回望2018 聚焦卫生健康关键词
河南推进县域综合医改和地方病防治工作
滑县中心医院新病房楼正式启用
1
11 1 2019年1月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回望2018 聚焦卫生健康关键词
 

回望2018
聚焦卫生健康关键词

本报记者 尚慧彬  常 娟  刘 旸  冯金灿  史 尧  杨冬冬

    2018年,河南卫生健康领域有很多大事,如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挂牌、取消药品加成1周年、远程医疗平台整合、印发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分级诊疗病种目录、贫困群众就医获得感明显增加、召开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援外医疗工作45周年……这些大事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于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视,闪现着全省卫生健康工作者辛勤工作的身影,展现出全省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的风貌。
    值此岁序更迭之际,本报精心筛选其中的关键词,与读者共享。

 关键词:新机构新使命

    2018年11月29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挂牌。新机构整合了河南省卫生计生委、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以及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职责,为省政府组成部门,保留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的牌子。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阚全程表示,新机构承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站位落实好机构改革任务,高起点谋划好卫生健康工作布局,高质量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高标准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开创河南卫生健康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获得感

    2018年,河南省各级卫生健康部门按照中央和河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全面实施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截至2018年11月底,河南省贫困人口住院实际报销比例为88.58%,比2017年年底的64.28%提高了24.3个百分点。河南贫困人口9种大病救治率达到99.82%,慢性病签约服务率达到99.8%,基本实现了贫困地区群众“看小病不出乡、看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全省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明显提高,达到90%,一些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县已经超过90%。
    河南省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得病”的目标,综合施策、创新推动、精准发力,健康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群众就医获得感明显增加。

 关键词:传承创新

    这一年,河南省中医药事业继续沿着传承创新的道路前进。中医儿科、骨伤科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成功入选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河南省中医院成为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加上正在建设的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已经通过验收的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全省中医药科学研究高端平台框架已初步形成;同时,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院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将大大提升全省中医服务能力。河南省中医科研工作也取得明显进步,34项课题获得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总经费1534.6万元。其中,李建生教授主持的《以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试验为示范的辨证论治疗效结局测量与评价关键技术研究》被列为重点项目。《河南省实施<中医药法>办法》(草案代拟稿)已提交省政府法制办,待省政府常务会议审核后,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河南省关于中医诊所备案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考核等工作有序进行。

 关键词:取消药品加成1周年

    2017年8月底,在洛阳、焦作、濮阳、鹤壁、漯河、三门峡6个试点城市的基础上,河南省直和11个省辖市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一年来,这些公立医院运行效果咋样,政策补偿是否到位,医务人员收入有无下降,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
    2018年9月,河南省卫生计生委(现为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消息称,全省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整体运行平稳,价格调整和财政补偿基本达到政策预期,收支结构也得到优化,服务效率持续提升。
    以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为例,一年来,省直和11个省辖市284家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率为88.23%,基本达到调价补偿90%的目标;在医疗服务数量和效率方面,这些公立医院也实现了持续提升;在医疗收支结构上,这些公立医院出现“两升两降”变化,全省公立医院药品耗材价格虚高问题也得到进一步控制,内部绩效考核分配制度亦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远程医疗平台整合

    远程医疗基础设施重复铺设、资源浪费,让很多基层医疗机构诟病的这一问题将得到改观。2018年12月24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文件,要求依托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整合现有的远程医疗服务资源,基于分级诊疗制度,采用“多点对多点、平台对平台”模式,建设全省统一的远程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实现分层级、跨地域、公平有序的远程医疗服务。
    在文件下发之前,河南已于2018年9月启动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等6家医院远程医疗资源及服务网络的首批整合工作。
关键词:分级诊疗目录

    对于医院院长来说,不提前谋划分级诊疗状态下医院如何定位发展,就真的落伍了。2018年9月,河南相继印发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分级诊疗病种目录,共计225种疾病应在县、乡诊疗,这些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胃癌根治性大部切除、全切除术等县级医院必须具备诊治能力的A类100种疾病,以及脑梗死、高血压病、糖尿病、阑尾炎、助产单胎分娩等乡镇卫生院必须具备诊治能力的75个基本病种。
    这些疾病还包括县级医疗机构推荐能力标准的50种疾病。对此,很多医院管理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河南分级诊疗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县、乡医疗机构迎来发展的重要机遇。

 关键词:招才引智

    3名院士、20名高层次人才、95名博士和博士后……2018年10月27日下午,在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的“健康河南”招才引智专场活动上,河南共吸引了118名医疗人才加盟河南卫生健康事业。上消化道肿瘤诊治院士工作站、自动化磁共振脑体积定量技术在脑梗死患者脑结构改变中的应用等12个项目也进行了现场签约。这将对河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
    对此,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阚全程表示,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兴医”战略,对引进的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等高层次人才,给予专项奖励,用人单位提供免租住房、科研启动经费和优厚的薪资待遇;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紧缺专业人才和人才团队,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各级医疗机构将每年业务收入的至少1%作为人才引进、培养和科技创新基金。在此基础上,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都制定了优厚的人才引进政策措施。

 关键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一直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河南省委、省政府为建设健康中原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提升河南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一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以引平台、引人才、引技术、引管理为抓手,着力补短板、求突破、上水平,儿童、心血管、脑血管、器官移植、肿瘤、中医骨伤六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部对接国家级平台,全职或柔性引进院士等高层次人才41人,开展国内领先的新技术33项,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9项。儿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挂牌“北京儿童医院郑州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形成共建合力,并获批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南研究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华中分中心正式挂牌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引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心血管疾病再生医学研究、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2个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援外45周年

    1973年,河南向埃塞俄比亚派遣第一支援外医疗队,开启了河南援外医疗的历程。2018年是河南开展援外医疗工作45周年。45年来,河南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援外医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河南坚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厄立特里亚奥罗特医院、埃塞俄比亚提露内丝-北京医院、赞比亚利维·姆瓦纳瓦萨综合医院3所援建医院;坚持推进对口支援项目建设,建成援埃塞俄比亚中国中医中心、中国创伤治疗中心、中国妇幼健康中心,援赞比亚中赞腔镜中心;坚持推进中非远程医疗平台建设,建成中埃远程病理会诊中心、中赞远程医疗会诊中心,提高受援医院高新技术应用和救治时效;坚持推进学术交流和人才培训工作,促进中国标准、制度与受援国的交融。45年来,河南累计向非洲国家派遣医疗队55批1115人次,诊治受援国人民680多万人次,开展各类手术4.6万余台,培养当地医务人员7900余人,成功开展巨大肿瘤摘除、断肢再植等高难度手术和微创手术,实施新技术、新项目1450多项;开展赴厄立特里亚、缅甸“光明行”活动,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000余例。一批又一批援外医疗队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为提高受援国人民健康水平做出了贡献,为巩固和增进传统友谊、促进人类健康发挥了重大作用。

 关键词:保障改善

    2018年,河南省在持续实施免费“两筛”(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基础上,又增加了农村适龄妇女、纳入城市低保范围的适龄妇女免费“两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合并为“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省重点民生实事,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重视。
    截至2018年11月底,全省累计完成宫颈癌筛查132.4万人、乳腺癌筛查131.1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94.56%、93.68%;完成新生儿“两病”筛查98.24万例、听力筛查97.31万例,覆盖率分别为95.08%、94.17%。
    全省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依据“分片管理、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采取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研究出台配套措施、广泛开展宣传发动、构建完善服务网络、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协调落实资金保障、切实加强督促指导等措施,较好地完成了阶段性目标任务。

 关键词:防与控

    河南在全国率先实施结核病按病种付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不设起付标准;河南正式启动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了解和掌握全省不同年龄段学生视力不良、肥胖等主要常见病情况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将6种严重精神障碍全部纳入当地门诊慢性病管理范围,并鼓励各地探索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门诊诊疗实行按人头、按病种等付费方式,在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启动药物慈善援助试点工作,使大部分精神障碍患者实现门诊吃药全免费;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新基层社区心血管疾病管理技术,在全省105个县(市、区)为18周岁以上的社区居民提供血压筛查及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关键词:健康权益得到保障

    2018年,全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以聚焦民生热点为主线,不断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持续强化行业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2018年,全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监督检查医疗机构103715户次,监督覆盖率达94.32%;监督检查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分别为106869户次、3207户次,监督覆盖率分别达93.17%、95.93%;监督检查放射诊疗、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机构5149户次,监督覆盖率达96%;监督检查各类学校30484户次,监督覆盖率达96.65%。
    全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以推进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文化建设和廉政建设为载体,狠抓队伍管理,强化岗位培训,积极打造智慧卫生监督平台和普法宣传平台,各级执法机构的监督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全省“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任务完结率达100%,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