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三版:临床荟萃
 上一版    下一版  
输尿管软镜让泌尿系结石“无创而终”
患者胫骨平台碎成十五块 “三维打印+混合现实”双技合用神奇修复
多种疗法治肿瘤 为肿瘤患者打造健康人生
1
11 1 2018年5月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患者胫骨平台碎成十五块 “三维打印+混合现实”双技合用神奇修复
 

患者胫骨平台碎成十五块
“三维打印+混合现实”双技合用神奇修复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封 宁  陈亚平  文/图

 

    看过好莱坞大片《头号玩家》的你,会不会非常想要一副不需要任何外置设备就可以感受3D(三维)效果的VR(虚拟现实)眼镜?
    虚拟世界里的高科技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视觉。你可曾想过,有一天,医生戴着MR (混合现实)眼镜为患者实施手术?
    4月16日,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手术室里,该院骨科专家、院长连鸿凯和手术团队运用“3D打印+混合现实”技术,成功为一名30岁患者实施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在这个手术室里,同时存在着两个病变的胫骨平台:一个在接受手术的患者陈晓(化名)体内,一个则在连鸿凯和手术助手的MR眼镜里。
    这两种技术单独应用于医疗临床,在很多医院都进行过。但是此次手术将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也是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完成的省内首例“3D打印+混合现实”指导下手术。

故事回顾

    电动车是30岁小伙陈晓的日常交通工具。一周前,陈晓骑电动车上班,路上不慎摔伤,当时就觉得左膝关节疼痛剧烈。他来到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放射科检查,X线检查提示:左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
    医生立即安排陈晓到骨一科住院,通过进一步完善膝关节64排CT检查发现,陈晓左膝关节的骨折并不简单,而是合并有膝关节脱位的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修复

    据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骨科一病区主任朱智介绍,胫骨平台是膝关节的重要负荷结构,一旦发生骨折,内、外平台受力不均,将产生骨关节炎改变。

     患者破碎成15块的胫骨平台
    像陈晓这种胫骨平台骨折在膝部损伤中并不常见,并且容易合并血管损伤。他苹果大的胫骨平台破碎成了15块,最大的碎片12 毫米,最小的仅3毫米。要想把这些碎片在膝关节复位并固定,以及修复重建韧带软组织,难度可想而知。
    陈晓的管床医生张可方、王肖虎医生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血管检查,排除了血管损伤,并嘱咐患者抬高患肢,制动消肿治疗;连鸿凯给予会诊,并组织进行疑难病例讨论。
    连鸿凯认为,患者为胫骨平台骨折脱位,一定要重视患者是否有血管损伤的情况,手术治疗时也一定要关注脱位、关节面的复位的情况以及韧带软组织修复重建,可以应用关节镜技术进行术中评估,辅助治疗。
    术中,连鸿凯佩戴MR眼镜,将术前通过患者CT影像制作的3D可视化影像投射在真实手术场景中,并通过特定手势对虚拟图像进行大小和方向的调整,最终将虚拟图像与病灶1∶1完美匹配投射到手术视野中去,从而对于患者破碎的胫骨平台及周围血管情况了如指掌。

术中透视与术前设计一致
    通过虚拟图像的术中导航,手术十分顺利。连鸿凯和手术团队借助这块实时“漂浮”在术野上方的虚拟胫骨平台的指引,最终利用3块钢板将陈晓的破碎胫骨平台牢牢固定住,使原本至少需要3小时的手术,仅用了不到2小时。
    据朱智介绍,以前,类似的手术,外科医生需要通过影像检查来了解病变情况,要对人体解剖结构有着极深的造诣,并且要有着很强的空间感,需要把二维的影像片在脑内形成一个立体的映像。有了混合现实技术后,医生就能很好地进行术前的手术演练、术中手术指引,而且只需进行CT检查,并不额外增加患者负担。
    朱智提醒道,高能量损伤的胫骨平台骨折常合并半月板和交叉韧带损伤,正确诊断和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愈后十分重要。3D打印和3D可视化使诊断更精准。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