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席 娜
连日来,忽冷忽热的天气,让人们又多了一些烦扰,不少老人及孩子的健康都亮起了“黄灯”。对一些抑郁症患者来说,这样的天气更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对于刚上大二的李某来说,这两年来,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一到这个季节就开始烦躁,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感觉浑身无力,晚上睡不着觉,整天打不起精神;但过了春天,这种状态就慢慢缓解,心情逐渐开朗,精力充沛,和春天比起来像换了一个人。对此,李某很困惑,难道这就是俗话说的“春困”?以前为啥没有? 针对李某打来的咨询电话,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张中发分析说,李牧的情况属于季节性抑郁,也称季节性情绪失调。具体表现为季节性即出现类似抑郁的症状,情绪低落,失眠,兴趣减退,烦躁,无法积极投入学习,出现悲观情绪,但随着季节的变换,可以自行缓解。这不同于俗语说的“春困”。 张中发指出,“春困”是人体为适应由季节交换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寒冬季节,人体受到外界低温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液流量相对减少,汗腺和毛孔也随之闭合,减少热量散发以维持人体正常体温。 随着春季气温回升,人体的毛细血管开始舒张,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身体耗氧量不断加大,大脑供氧量则显得不足,因而出现困倦、疲乏这些躯体症状,但情绪、兴趣基本不受影响,“春困”不是病,完全属于生理现象。而李某的春季抑郁症状则主要表现在心理上的情绪低落、出现悲观情绪,进而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张中发提醒:“春困”和季节性抑郁应区别对待: 一、“春困”的调节措施: 1.饮食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身体需要的维生素和体内酸性产物;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以满足春季人体代谢旺盛对蛋白质的大量需求,有效预防“春困”。 2.加强锻炼。适当增加室外活动,增强血液循环和心肺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如登山、游泳、跑步、打球、散步等,每天至少30分钟。 二、“春季抑郁症”的治疗: 心理治疗。李某的抑郁症具有明显现实因素:通过沟通得知,李某曾是留守儿童,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只有春节时才能和父母短暂团聚。春节期间的他很是开心,但一过完年,父母就外出打工,所以过完春节他就开始担心父母离开,情绪开始低落。每年一到春天他就会感到难过,情绪低落,感觉孤独失落。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上高中,如今他已经上大学了,每到春天依然心情低落,抑郁。 张中发说,生活中,小孩子最大的渴望是与父母建立归属感,而当愿望不能满足时,压抑的负性情绪便被固化在记忆中,在特定的时刻、地点出现。因此,需要通过专业心理治疗、大量的有氧运动,帮助李某渲泄释放幼年经历中的负性情绪。对于出现严重抑郁症状的季节性抑郁,张中发建议由专科医生会诊,进行药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