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市高龙镇石牛村集体卫生室 王彦权
一论附子 附子一药,是一味毒药,但只要辨好、用好、煎好,更是一味好药、效药、妙药! 笔者临床喜用附子,常量一般为3~15克,16~20克算较大量,20克以上算大量,煎法是常量69分钟,较大量86分钟,20克以上煎96分钟以上。笔者应用附子时,最大量用过56克,煎2小时,救治一名肺癌心衰呼衰重症患者,很有效,但患者鼻子上火3天,得用冰袋外敷。 附子证包括:阴证、寒证、虚证、瘀证、湿证。 附子可治的病或证:痹证(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腰椎病等),少阴证(身无力,无精神,脉沉细,也包括多数抑郁症),心脏病(心衰,风心病,肺心病,冠心病),妇科病(痛经,盆腔炎,不孕,产后癃闭等),血管病(周围血管病,脉管炎,坏疽,门脉血栓等),呼吸系统疾病(久咳,肺纤维化等),汗证(自汗,盗汗等),顽固失眠阳虚证,脾胃病(结肠炎,胃炎,久痢等)…… 附子虽好,但用量得有度,并严格遵守煎服法。用得好,附子既是破敌的猛将,又是以柔克刚的太极高手。总之,用好附子,是临床提高疗效的关键!附子对疾病的利远大于弊! 二论附子 附子一物,大毒之药。中医中药的特点,有以毒攻毒。正因为其大毒,乃有大效。《黄帝内经》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食养尽之,中病即止。附子既然是治疗多种疑难重症的猛将,肯定毒副作用也不小。医生既需要有预防其毒副作用的方法,又要有救其中毒症状的经验。 预防附子毒副作用的方法: 1.治病宜小量开始,看病人适应情况后逐渐加量,一般首次以3~15克为宜。 2.配伍甘草、干姜、生姜、大枣此4味均可解附子之毒,同时又可助附子之用。笔者临床用附子,常量用附子时,同时配伍同量之甘草、干姜、生姜、大枣。如遇阳明有热,干姜、生姜不用时,甘草、大枣量加倍。 3.煎法为久煎,笔者已说过,时间只能长不能短另外,如煎药中间水少,可加热水不能加冷水,如加水则煎煮时间适当延长。 4.口尝药煎好时,口尝以不麻舌为度;如麻,可延长煎煮时间。 做到上边几点,用附子还是很安全的。不过,一旦附子中毒,可用绿豆、甘草各100克煎水,另兑蜂蜜适量口服解毒。 三论附子 用药之事,生命所系。二论还嫌不足。对于超常规所用附子之人,应告其附子的正副作用,尤其是强调其副作用、中毒症状、预防方法、解救措施,包括必要时到医院抢救等。这要作为常规,以达到万无一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