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之年医考回眸 □刘占朝
今年11月6日21时30分,是我最激动、最幸福的时刻。我从《医药卫生报》上获悉,打开医学教育网就能查到考试信息。打开医学教育网,我看到自己的分数是433分,高出分数线70分,且在河南省的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名次排到了乡村医生中的第十二名。我静下心来,想起了我从青丝考到白发的艰难历程来。 我的行医之路大体上是一个“U”字形的曲线图。1976年,我高中毕业后,为了消除群众在劳动、生活中所患的疾病,开始学习医学知识,历经赤脚医生、乡村医士时期。直到2001年,偃师市人民政府为我颁发了“名医专家”匾牌,证明我在乡村已经成为上档次的“名医”了。可是,我知道,中医学博大精深,要想治愈群众的疑难疾病,必须多进修、多学习、多深造,这样我才能成为技术过关、受人尊敬的好医生。2010年,我开始参加中医确有专长的医学考试和中医助理医生考试,今年参加了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我从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一直考到白发苍苍,经历了40个春秋。 在这里,我得深深地感谢医药卫生网和医学教育网,可以说这两个网站就是我成功的“老师”。不管在考试的路上遇到什么难题,在网络里都可以找到答案。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想在诊疗技术上有所提高,必须在患者离开诊室后,静下心来打开网址,从中查阅医疗技术的新动态、医学发展的新思路,并从中汲取新的医学知识和信息。从网上,我学到了以前在书本上没有学到的实用技术,使我的医学知识更加丰富,也使我在诊治疾病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很多患者在治愈后,都伸出了拇指为我点赞。 在现实生活中,乡村医生由于家在农村,劳动、生活都很忙。比如2007年,我在家里就忙得不可开交,儿子结婚、老人去世等,可是我一直保持着通过医学教育网学习新知识的习惯。因此,在接近花甲的时候,我仍然学习医学知识,追求心中的梦想。 为了将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我用特殊记忆法加强对医学知识的记忆。在这次考试中,我的单科成绩竟然考到了128分(总分是150分),我很自豪!天道酬勤。 (作者供职于偃师市翟镇翟西村第一集体卫生室,本文由本报记者陈述明、刘永胜整理) |